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推荐科室
肛肠外科
概述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是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一种表现,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是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肛门周围皮下脓肿最常见,男性多见,多数为20~40岁的青壮年,其特点是起病急、剧烈疼痛,多数脓肿在穿破或切开后形成肛瘘。脓肿发生于不同部位,发病情况各有不同,疾病发展迅速、部位局限、疼痛性质为持续性、端坐受限及全身症状有恶寒发热等。

病因描述
(一)感染性因素 (二)肛周皮肤感染 (三)损伤 (四)肛裂 (五)内痔 (六)药物注射 (七)骶尾骨髓炎
症状描述
(一)疼痛:盆膈肌下方脓肿位置较浅,疼痛较重且为跳痛,影响行走和下坐。盆膈肌上方脓肿位置较深、疼痛较轻,多为胀痛。排便时疼痛加剧,可伴排尿困难。 (二)中毒症状:有寒战、发热、头痛、周身不适、脉速等。 (三)检查:盆膈肌下方脓肿可见肛门周围或坐骨直肠窝处红肿、变硬、甚至可触及波动。而盆膈肌上方脓肿会阴外观无异常。 (四)直肠指检:坐骨直肠窝脓肿可触及该区一侧或两侧隆起,有触痛及波动。若隆起、触痛、波动感位于直肠壁则为括约肌间脓肿。若直肠上段肠壁外两侧有此征时为骨盆直肠间隙脓肿。而直肠后脓肿除直肠后方有此征外,尚有肛门尾骨之间压痛。
检查
1.直肠指检:坐骨直肠窝脓肿可触及该区一侧或两侧隆起,有触痛及波动。若隆起、触痛、波动感位于直肠壁则为括约肌间脓肿。若直肠上段肠壁外两侧有此征时为骨盆直肠间隙脓肿。而直肠后脓肿除直肠后方有此征外,尚有肛门尾骨之间压痛。穿刺可抽得脓液。 2.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 3.B超:可测及脓腔。
诊断鉴别
诊断依据:(一)肛门烧灼痛或跳痛,排便或行走时加重,少数有排尿困难;(二)可伴有发冷、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三)B超可测及脓腔;(四)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多;(五)肛门周围有硬结或肿块,局部温度增高、压痛或有波动。位于肛提肌以上的脓肿,直肠指检可触及压痛性肿块,直肠内穿刺可抽出脓液。此病需与化脓性汗腺炎、肛周毛囊炎和疖肿、骶骨前畸胎瘤溃后感染、克隆氏病并发肛周脓肿、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阴茎海绵体炎和肛门直肠肿瘤相鉴别。
并发症
1.肛瘘 2.肛门直肠蜂窝组织炎 3.败血病
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少数肛周脓肿用抗生素,热水坐浴及局部理疗等可以消散。 (二)手术治疗:多数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有两种方式: 1.单纯性脓肿的治疗:用局麻或腰麻,在脓肿部位做放射状切口,放出脓液后,最后用凡士林纱条放入脓腔做引流。 2.脓腔与肛瘘相通的脓肿:可在切开脓肿后,切开瘘管,适当切除皮肤和皮下组织,内口周围组织也稍加切除,使引流通畅。但在急性炎症中,仅做切开排脓,待形成肛瘘后,再做肛瘘手术。二期手术优点是效果准确,治愈率高。
相关图片
$pe.alt $pe.alt $pe.a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