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炎
推荐科室
皮肤性病科
概述

毛囊炎是细菌感染毛囊引起的化脓性炎症。主要由凝固酶阳性的金葡菌所致,也合并真菌感染,部分毛囊炎可以遗留瘢痕或秃发。高温、多汗、搔抓、卫生习惯不良、皮脂溢出、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及肾脏疾病、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等为常见的诱因。本病好发于头部、颈部、臀部、肛周或身体其他部位,有复发倾向,常多处发生,性质顽固,迁延难愈。治疗上以外用药物为主。

病因描述
(一)细菌:1.凝固酶阳性的金葡菌;2.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假单胞菌属、大肠杆菌; (二)真菌:糠批马拉色菌。 (三)诱因:高温、多汗、搔抓、卫生习惯不良、皮脂溢出、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及肾脏疾病、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等。
症状描述
(一)典型表现:1.丘疹;2.脓疱;3.痒感或疼痛;4.黄痂;5.部位:头部、颈部、臀部、肛周或身体其他部位。 (二)特殊表现有:1.秃发性毛囊炎:秃发性小瘢痕;2.须疮:胡须部瘢痕;3.瘢痕疙瘩性毛囊炎:枕项部瘢痕或增生。
检查
镜检:取脓汁直接涂片染色镜检,根据细菌的形态、排列和染色特点可作初步诊断,必要时将标本进行分离培养或生化实验进行菌种鉴定。
诊断鉴别
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必要时结合直接涂片或培养,一般诊断不难。须疮应与皮肤癣菌所致的须癣进行鉴别;秃发性毛囊炎和项部瘢痕疙瘩性毛囊炎应与黄癣所致的萎缩性瘢痕和脱发进行鉴别。
并发症
秃发。
治疗
(一)外用药物治疗:早期疖未化脓者可热敷或外用20%鱼石脂软膏,3%碘酊,亦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5%新霉素软膏; (二)内用药物治疗:可选用青霉素,头孢类,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抗生素,也可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复发性毛囊炎应积极寻找基础疾病或诱因,可同时使用免疫调节剂(如转移因子); (三)物理治疗:疾病早期可用超短波、远红外线和紫外线理疗。 (四)手术治疗:晚期已化脓破溃者尽早切开排脓引流,切忌挤捏和早期切开,尤其是发生在鼻孔及上唇“危险三角区”者。
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