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形细胞瘤
推荐科室
神经外科
概述

星形细胞肿瘤是指以星形胶质细胞所组成的肿瘤,是最常见的神经上皮性肿瘤。根据病理形态,星形细胞瘤分为3种类型,即原浆型、纤维型和肥胖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为浸润性生长肿瘤,多数肿瘤切除后有复发可能,且复发后肿瘤可演变成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或多形性胶母细胞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又称为恶性星形细胞瘤,肿瘤细胞间变程度在星形细胞瘤与多形性胶母细胞瘤之间。占颅内肿瘤得13-26%,占胶质瘤的21.1-51.6%,男性多于女性,肿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自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平均2年,有的可长达10年。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局部症状起决于病变部位和肿瘤的病理类型及生物学特性。星形细胞瘤经手术和(或)放疗后,预后尚佳。肿瘤全切者5年生存率可达80%,而部分切除肿瘤或行肿瘤活检者5年生存率仅为45%-50% 对40岁以上肿瘤次全切除的患者,放疗可获得满意效果。肿瘤复发预后不佳,约半数肿瘤复发后恶变。

病因描述
发病原因并不明确,可能与环境因素、基因突变有关。
症状描述
(一)一般症状:肿瘤的不断生长占据颅内空间或者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造成脑积水和脑水肿,脑脊液回流吸收障碍等均可造成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视力视野改变、癫痫、复视、头颅扩大和生命体征的改变。 (二)局部症状: 1、大脑半球星形细胞瘤:约60%有癫痫发作。癫痫发作的形式与肿瘤部位有关,额叶多为大发作,中央区及顶叶多为局限性发作,颞叶肿瘤可出现沟回发作或精神运动性发作。侵及胼胝体至对侧半球者常有精神症状,表现为淡漠、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定向能力及计算能力下降等。在额叶后部前中央回附近者,常有不同程度的对侧偏瘫。在顶叶下部角回及缘上回者可有失读、失算、失用及命名障碍。在颞枕叶累及视觉通路者可能幻视或视野缺损。约有20%病人无局部症状。肿瘤发展至晚期,出现头痛、呕吐、视力减退等颅内压增高表现。 2、第三脑室星形细胞瘤:颅内压增高症状。当肿瘤侵及下丘脑及视神经交叉,产生尿崩、肥胖、偏盲等症状。 3、视神经星形细胞瘤:主要症状为视力减退、眼球向外、向下突出。发生于颅内者可有不规则的视野缺失。 4、脑干星形细胞瘤:早期出现患侧颅神经麻痹及对侧肢体运动及感觉障碍。肿瘤发展至两侧时,则出现双侧体征。 5、小脑星形细胞瘤:肿瘤位于小脑半球者表现患侧肢体共济失调,并有眼球震颤、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等。肿瘤位于小脑蚓部者主要表现为身体平衡障碍,走路摇晃、站立不稳。有时于小脑肿瘤可见构音障碍及暴发性语言,也可见颈项强硬及强迫头位。小脑星形细胞瘤常有囊变。 6、丘脑星形细胞瘤:病变对侧肢体轻瘫;病变对侧半身感觉障碍(以深感觉为主);病变对侧半身自发性疼痛;同侧肢体共济运动失调;病变同侧舞蹈性运动。
检查
1、CT检查:呈低密度影,多数病灶周围无水肿带。 2、MRI检查:T1加权像呈混杂信号或以低信号为主;T2加权像信号呈高信号。
诊断鉴别
根据临床表现,加上CT、MRI辅助检查不难诊断。 需与少支胶质细胞瘤、血管网织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转移瘤如肺癌、胃肠道癌、乳腺癌鉴别。
并发症
如进行手术治疗,可能发生以下并发症: 1.颅内出血或血肿 与术中止血不仔细有关,随着手术技巧的提高,此并发症已较少发生。创面仔细止血,关颅前反复冲洗,即可减少或避免术后颅内出血。 2.脑水肿及术后高颅压 可用脱水药物降低颅内压,糖皮质激素减轻脑水肿。 3.神经功能缺失 与术中损伤重要功能区及重要结构有关,术中尽可能避免损伤,出现后对症处理。
治疗
大脑半球浅表的星形细胞瘤可用手术切除,肿瘤位于深部者可作部分切除加减术。视神经胶质瘤可经额开颅,打开眶顶和视神经管,切除肿瘤。脑干肿瘤有囊性变者可在显微手术下作切除术,伴有阻塞性脑积水者可作分流术。浸润性的实质性小脑星形细胞瘤手术原则同大脑半球表浅部肿瘤。局灶性囊性小脑星形细胞瘤如有巨大囊腔和偏于一侧的瘤结节等,小脑星形结节切除,囊壁不必切除。手术后给予放射等综合治疗,可延长生存及复发时间。
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