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结核病
推荐科室
儿科
概述

小儿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全身各个器官都可累及,但以肺结核最常见。从上世纪80年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流行和AIDS的出现,耐多药结核菌株的产生,成为了结核病流行的一个严重问题,许多国家的结核发病率有所回升,目前全国有1/3人感染结核杆菌,有2000万人患活动性肺结核。我国是22个结核高发国家之一。开放性肺结核患者是主要传染源,小儿吸入带结核菌的飞沫或尘埃后即可能感染,一般表现为长期低热、乏力盗汗、轻咳、纳差消瘦等,早期、适量、规律、全程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是治疗结核病的关键。控制传染源、普及卡介苗接种史预防结核病有效措施。

病因描述
(一)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二)诱因:一些急性传染病如百日咳、麻疹等可使小儿机体免疫力暂时下降,成为感染结核杆菌的诱因。
症状描述
(一)长期低热;(二)轻咳;(三)乏力;(四)盗汗(五)食欲下降;(六)消瘦
检查
1.X线检查:X线检查能指出结核病的范围性质类型和病灶活动或进展情况。重复检查可以有助于结核与非结核疾患的鉴别,也可以作为治疗过程中疗效的判断指标。 2.结核杆菌素试验:小儿受结核杆菌感染后4~8周,做结核菌素试验即呈阳性反应。 3.血沉:血沉多增快,综合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可协助判断结核病活动性。 4.结核杆菌检查:从痰、胃液、脑脊液、浆膜腔液中找到结核杆菌是重要的确诊手段。 5.周围淋巴结穿刺液涂片检查:淋巴结穿刺液涂片检查,可发现特异性结核改变,如结核结节和干酪性坏死,有助于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鉴别
诊断需全面依据BCG接种史、结核病接触史、临床表现、结核菌素试验、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从痰、胃液、脑脊液、浆膜腔液中找到结核杆菌是重要的确诊手段。血沉增快,综合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可协助判断结核病活动性。淋巴结穿刺液涂片检查可发现特异性结核改变,如结核结节和干酪性坏死有助于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此外,如诊断有困难而临床表现支持结核的诊断时,可予抗结核药物行诊断性治疗。此病需与小儿肺炎鉴别。
并发症
咯血、自发性气胸、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继发肺部感染炎。
治疗
(一)一般治疗:首先应注意合理的营养和休息,选用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患儿应居住在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的室内,充分调动小儿身体抗病的能力,使特效的抗结核药物更好地发挥抗菌作用。 (二)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早期、适量、规律、全程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是治疗结核病的关键。 (三)激素疗法:适当地及早应用激素治疗,可促使发热温度下降,食欲增加,渗出吸收。不应滥用,须严格选择适应证。 (四)外科疗法:外科疗法主要用于肺段肺叶切除或一侧肺切除,有时作胸腔内淋巴结摘除术和胸膜剥脱术。
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