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结膜干燥症
推荐科室
眼科
概述

        角结膜干燥症俗称“干眼症”是指任何原因造成的泪液质或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和(或)眼表组织病变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  

病因描述
1、水液层泪腺泪液分泌不足:是最常见之干眼角度原因。长期点某些眼药水(如某些治疗疲劳青光眼之药物停诊)或是服用某些药物(如某些高血压用药镇定剂等)都会造成泪液分泌不足;轻易至于长期戴隐形眼镜由于减少角膜之敏感度有时也会影响每次泪液之分泌; 2、油脂层分泌不足:由于眼睑疾病造成眼睑皮脂腺功能不良; 3、粘液素层分泌不足:缺乏维他命A1者慢性结膜炎类天疱疮化学性灼伤等等; 4、泪液过度蒸发泪膜分布不均匀:眼睑疾病造成眼睑闭合不良眨眼次数减少(如长时间专心开车,一直盯着看电视、计算机而减少眨眼次数)长时间只是在冷气房工作或户外强风燥热之工作环境。
症状描述
干眼病最常见症状是眼疲劳、异物感、干涩感、其他症状有烧灼感、眼胀感、眼痛、畏光、眼红等。如有上述症状,应仔细询问病史,寻找可能导致干眼症的病因对于严重的眼干,应询问是否伴有口干、关节痛,以排除干燥综合症。
检查
1、泪液分泌实验:正常为10-15mm,<10mm为低分泌,<5m为干眼。无眼部表面麻醉情况下,测试的是主泪腺的分泌功能;表麻后检测的是副泪腺的分泌功能(基础分泌),观察时间同为5min。 2、泪膜破裂时间:<10s为泪膜不稳定。 3、泪液蕨类实验:粘蛋白缺乏者,例如眼类天疱疮、Stevens-Johnson综合征,“蕨类”减少甚至消失。 4、活检及印迹细胞学检查:干眼症患者结膜杯状细胞密度降低、细胞核浆比增大、上皮细胞鳞状化生,角膜上皮结膜化。通过计算结膜中杯状细胞密度,可间接评估疾病严重程度。 5、荧光素染色:阳性代表角膜上皮缺损。还可以观察泪河的高度。 6、虎红染色:敏感性高于荧光素染色,角、结膜失活细胞着染色为阳性细胞。 7、泪液溶菌酶含量:含量<1 200μg/ml,或溶菌区<21.5mm2,则提示干眼症。 8、泪液渗透压:干眼症和接触镜配戴者,泪液渗透压较正常人增加25mOsm/L,如大于312mOms/L,可诊断干眼症。此项具有特异性,有较高的早期诊断价值。 9、乳铁蛋白:69岁以前如低于1.04bg/ml,70岁以后如低于0.85mg/ml,则可诊断干眼症。 10、泪液清除率检查:目的在于了解泪液清除有无延迟。应用荧光光度测定法检测。 11、干眼仪或泪膜干涉成像仪:了解泪膜脂质层,干眼尤其LTD患者,可见泪膜脂质层异常,与标准准图象比照,可推测干眼严重程度。 12、角膜地形图检查:了解角膜表面的规则性,干眼患者的角膜表面规则参数(表面规则指数和表面不对称指数)比正常人增高,且增高程度与干眼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13、血清学检查:了解自身抗体的,干燥综合症患者长见ANA抗体、类风湿因子等阳性。此项有利于免疫性疾病所致干眼症的诊断。
诊断鉴别
诊断: 干眼的检查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程度的可观指标,但是并没有一个特异性试验可以对干眼进行确诊。最好的办法就是将病史和几项诊断性检查加以结合,通常根据一下四个方面:1.症状;2.泪膜不稳定;3.眼表面上皮细胞的损害;4.泪液的渗透压增加,可以对绝大多数干眼症患者作出诊断。 鉴别: 本病可见于表层点状角膜炎,应与之鉴别。
并发症
泪膜中有粘液或较多碎屑,角膜上有丝状物。
治疗
(一)水样液缺乏性干眼病ATD的治疗 1、消除诱因; 2、泪液成分的替代治疗; 3、延迟泪液在眼表的停留时间; 4、促进泪液分泌; 5、手术; 6、其它; 7、许多全身用药可以减少泪液分泌。加重干眼症状,因此ATD的患者应该尽可能避免服用这些药物如降血压药(心得安,利血平)、抗抑郁药及抗精神病药、抗心律失常药、阿托品类似物、抗组胺药、麻醉药等。部分干眼患者同时患有青光眼,而抗青光眼药物会降低结膜杯状细胞的密度。非选择性β手提阻滞剂可以提高干眼的发生率。局部应用这些药物后角膜的敏感性就会降低。口服药物如醋氮酰胺会降低泪液产生,因此上述药物在干眼患者中使用要格外慎重。 (二)蒸发过强型干眼症的治疗 1、眼睑的物理清洁; 2、口服抗生素:四环素、强力霉素、红霉素; 3、局部药物的应用:抗生素眼液、短期皮质类固醇激素眼液、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及局部治疗溢脂性皮炎的皮肤科药物。近年来开始尝试使用雄激素治疗。 (三)视屏终端性眼病导致干眼的治疗 治疗措施以预防为主: 1、保持正确的操作姿势,屏幕到眼的距离约为40—70cm,视线稍向下形成一定的角度。使用1—2h电脑后,休息10—15min,眺望远方,休息眼睛;适当活动身体。 2、屈光不正患者,应配戴合适度数的眼镜。 3、出于干眼症状,可使用人工泪液。
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