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
推荐科室
新生儿科
概述

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6~342.0μmol/L),一般状况良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下降≥50%,若再用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使出现亦不会达原有程度。

病因描述
由于母乳中含有较多脂肪酶及β葡萄糖醛酰苷酶,前者使乳中未饱和脂肪酸增多,从而抑制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后者能分解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的酯键,使结合胆红素又转化为非结合胆红素,而易在小肠被重吸收,从而增加了肠--肝循环,结果血中非结合胆红素增加而出现黄疸。
症状描述
一般情况良好,吃奶佳,生长发育正常。黄疸可持续3周~3个月。出现母乳性黄疸后,一般不会影响小儿的健康,也无发烧和食欲不好的症状。如及时停止喂母奶,黄疸大约在2~4天内减弱,6~10天内全部消失。
检查
血液生化检查: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6~342.0μmol/L。
诊断鉴别
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可确诊。 鉴别诊断:早发型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头颅血肿及其他皮下出血、药物引起的黄疸、半乳糖血症、红细胞葡萄糖- 6 - 磷酸脱氢酶( G- 6 - PD)缺陷病、新生儿败血症、迟发型黄疸(或迁延性黄疸)新生儿肝炎、胆汁黏稠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低下症。
并发症
一般预后良好,但却并非绝对安全,未结合胆红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潜在毒性,处理不当可以引起智力、听力、神经系统损害而造成永久后遗症。
治疗
因本病血清胆红素很少升高达足以产生神经毒性的水平,故一般不必停喂母乳。若血清胆红素 > 256.6μmol/L时,应停止母乳喂养2~4天,改用人工喂养。在暂停母乳期间,应将母亲乳汁吸出,以维持乳汁分泌,保证以后继续母乳喂养。为减少肠壁吸收非结合胆红素,可口服10%活性炭溶液5ml,每小时1次;琼脂125~250mg/次,每天4~6次。
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