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
推荐科室
泌尿外科
概述

        尿失禁(incontinence of urine)是由于膀胱括约肌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而丧失排尿自控能力,使尿液不自主地流出。

        尿失禁按照症状可分为充溢性尿失禁、无阻力性尿失禁、反射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及压力性尿失禁5类。

病因描述
1、先天性疾患:如尿道上裂; 2、创伤:如妇女生产时的创伤,骨盆骨折等; 3、手术:成人为前列腺手术、尿道狭窄修补术等;儿童为后尿道瓣膜手术等; 4、各种因引起的神经原性膀胱。
症状描述
尿失禁可分为充溢性尿失禁、无阻力性尿失禁、反射性尿失禁、急近性尿失禁及压力性尿失禁5类。 1、溢性尿失禁:是由于下尿路有较严重的机械性(如前列腺增生)或功能性梗阻引起尿潴留,当膀胱内压上升到一定程度并超过尿道阻力时,尿液不断地自尿道中滴出。这类患者的膀胱呈膨胀状态。 2、无阻力性尿失禁:是由于尿道阻力完全丧失,膀胱内不能储存尿液,患者在站立时尿液全部由尿道流出。 3、反射性尿失禁:是由完全的上运动神经元病变引起,排尿依靠脊髓反射,患者不自主地间歇排尿(间歇性尿失禁),排尿没有感觉。 4、急迫性尿失禁:可由部分性上运动神经元病变或急性膀胱炎等强烈的局部刺激引起,患者有十分严重的尿频、尿急症状。由于强烈的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而发生尿失禁。 5、压力性尿失禁:是当腹压增加时(如咳嗽、打喷嚏、上楼梯或跑步时)即有尿液自尿道流出。引起这类尿失禁的病因很复杂,需要作详细检查。
检查
尿失禁,特别由神经原性膀胱引起的尿失禁,应作下列检查: 1、测定残余尿量:以区别因尿道阻力过高(下尿路梗阻)与阻力过低引起的尿失禁; 2、如有残余尿,行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观察梗阻部位在膀胱颈部还是尿道外括约肌; 3、膀胱测压:观察有否无抑制性收缩,膀胱感觉及逼尿肌无反射; 4、站立膀胱造影:观察后尿道有无造影剂充盈。尿道功能正常者造影剂被膀胱颈部所阻止。如有关排尿的交感神经功能受到损害则后尿道平滑肌松弛,造影片上可见到后尿道的近侧1~2cm处有造影剂充盈,因这部分尿道无横纹肌; 5、闭合尿道压力图; 6、必要时行膀胱压力、尿流率、肌电图的同步检查,以诊断咳嗽-急迫性尿失禁、逼尿肌括约肌功能协同失调以及由括约肌无抑制性松弛引起的尿失禁; 7、动力性尿道压力图:用一根特制的双腔管,末段有二孔。一孔置于膀胱内,另一孔在后尿道。尿道功能正常者在膀胱内压增加时(如咳嗽时)尿道压力也上升,以阻止尿液外流。有少数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膀胱内压增高时,尿道压力不上升,从而尿液外流。
诊断鉴别
诊断: 1、尿记录:病史是诊断尿失禁的一个重要部分; 2、体检:了解有无、脑卒中、脊髓损伤和其他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疾病等与尿失禁相关的体征,了解有无心力衰竭、四肢水肿等; 3、实验室常规检查:应进行的实验室检查有尿常规、尿培养、肝肾功能、电解质、提示有多尿现象,应行血糖、血钙和白蛋白等相关检查; 4、尿动力学检查:包括膀胱功能的测定和尿道功能的测定。 鉴别: 与逼尿肌运动失调、膀胱膨出和紧迫性尿失禁相鉴别。
并发症
暂无相关信息
治疗
依据不同发病机理而进行相应的治疗:1.大量残余尿可引起压力性尿失禁或充溢性尿失禁。这类尿失禁的治疗原则是采用手术(膀胱颈部或尿道外括约肌切开)降低尿道阻力以减少残余尿。2.逼尿肌反射亢进或不稳定性膀胱可引起急迫性或反射性尿失禁,有时也可引起咳嗽急迫性尿失禁。治疗原则是用药物(如异搏定),骶神经阻滞、骶神经手术或膀胱神经剥脱术等方法抑制膀胱的无抑制性收缩。3.括约肌功能不足 这类患者残余尿。治疗原则是用药物(如麻黄碱、心得安等)或手术等方法增加悄道的阻力。无阻力性尿失禁患得可种植人工尿道括约肌装置、尿道延长术、尿道夹(女性)或阴茎夹。
相关图片
$pe.a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