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炎
推荐科室
呼吸内科
概述

        胸膜炎又称“肋膜炎”,是胸膜的炎症。 胸膜炎是致病因素(通常为病毒或细菌)刺激胸膜所致的胸膜炎症。胸腔内可有液体积聚(渗出性胸膜炎)或无液体积聚(干性胸膜炎)。炎症消退后,胸膜可恢复至正常,或发生两层胸膜相互粘连。由多种病因引起,如感染、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肺栓塞等。最常见的是结核性胸膜炎。

病因描述
胸膜炎的类型有很多,胸膜炎的病因有共同的特性,还有自身的个性因素。 1、结核性胸膜炎是结核菌从原发综合征的肺门及纵隔淋巴结经淋巴管逆流到达胸膜腔。血行播散或临近胸膜的结核病灶直接破溃使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直接进入胸膜腔,引起胸膜炎症。 2、当机体处于高度变态反应状态,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侵入胸膜,则引起渗出性胸膜炎。 3、当机体对结核菌过敏反应较低,则只形成局限性纤维素性胸膜炎(即干性胸膜炎)。少数病人由干性胸膜炎进展为渗出性胸膜炎。
症状描述
(一)胸痛:突发胸痛,程度差异较大,可为不明确的不适或严重的刺痛,可仅在患者深呼吸或咳嗽时出现,亦可持续存在并因深呼吸或咳嗽而加剧。渗出性胸膜炎时,随着胸膜腔内渗出液的增多,则胸痛可减弱或消失。 (二)咳嗽,干咳,气促,胸闷,甚至发生呼吸困难。 (三)全身症状:结核性胸膜炎可先有几周午后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结核中毒性症状。急性化脓性胸膜炎全身表现有畏寒,高热,弛张热。慢性化脓性胸膜炎全身症状有慢性病容,消瘦,苍白,贫血,持续发热,杵状指(趾)。 (四)体征:体征与积液量和积聚部位有关。积液量少者或叶间胸膜积液的胸部体征不明显,或早期可听到胸膜摩擦音。积液中等量以上者患侧胸廓稍凸,肋间隙饱满,呼吸运动受限。气管、纵隔和心脏向健侧移位。患侧语音震颤减弱或消失,叩诊浊音或实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语音传导减弱。由于接近胸腔积液上界的肺被压缩,在该部听诊时可发现呼吸音不减弱反而增强。如有胸膜粘连与胸膜增厚时,可见患侧胸廓下陷,肋间隙变窄,呼吸运动受限,语音震颤增强,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
检查
1、血象:结核性胸膜炎初期,血中白细胞总数可增高或正常,中性粒细胞占优势,尔后白细胞计数正常,并转为淋巴细胞为主。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2、胸腔积液检查:胸液外观多呈草黄色,透明或微浊,或呈毛玻璃状。少数胸液可呈黄色、深黄色、浆液血性乃至血性,比重1.018以上。 3、胸部X线 4、超声波检查; 5、胸膜活检:针刺胸膜活检是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重要手段。活检的胸膜组织除了可行病理检查外,还可行结核菌的培养; 6、肺功能检查; 7、结核性胸膜炎应做结核菌素试验; 8、细菌学:痰涂片、胸水集菌、培养或胸水TB-DNA查结核菌。
诊断鉴别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胸腔积液检查、X线、胸膜活检,超声波检查诊断,不同类型的胸膜炎表现可不同。 鉴别: 1、干性胸膜炎以胸痛为主,要与肋间神经痛,心绞痛,大叶性肺炎及带状疮疹早期的胸痛及支气管肺癌胸膜转移等相鉴别。 2、湿性胸膜炎先鉴别是渗出液或漏出液。 3、渗出性胸液要与以下疾病鉴别:感染性疾病所致胸水、肿瘤性、结缔组织性疾病、其它原因致胸液。 4、结核性胸膜炎须与细菌性肺炎和类肺炎性胸腔积液,以及恶性胸腔积液进行鉴别。
并发症
可形成叶间胸膜炎、纵隔胸膜炎,包裹性积液和肺底积液等。
治疗
(一)一般治疗 体温38℃以上可卧床休息,一般患者可以适当起床活动。总的休息时间大约以体温恢复正常,胸液消失后仍须持续2~3个月。加强营养。 (二)对症治疗 (三)胸腔穿刺抽液 由于结核性胸膜炎胸液蛋白含量和纤维蛋白含量高,容易引起胸膜粘连,故原则上应尽快抽尽胸腔内积液,每周2~3次。 (四)药物治疗 抗结核药物适用于结核性干性或渗出性胸膜炎的治疗。一般采用链霉素(SM)、异烟肼(INH)和利福平(RFP)或链霉素(SM)。非结核性胸膜炎,应针对原发病(如感染、肿瘤等)选择相应的药物治疗。 (五))外科治疗 严重的胸膜增厚和包裹性积液可做胸膜剥脱术。
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