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功能衰竭
推荐科室
肾内科
概述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双肾脏泌尿功能在短期内急剧降低,引起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代谢废物蓄积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少尿或无尿,并伴有严重的水、电解质和体内代谢紊乱及尿毒症。根据病因发生的解剖部位可分为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三大类。急性肾衰死亡率较高,改善预后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早期有效的干预可使病情逆转。
病因描述
(一)休克型急性肾功能衰竭:1.出血;2.水电解质平衡失调;3.心源性循环衰竭。
(二)感染型急性肾功能衰竭:1.细菌:特别是革兰氏阴性感染;2.病毒:主要有病毒性肺炎、脑炎、肝炎和流行性出血热等;3.霉菌。
(三)挤压型急性肾功能衰竭:是由于严重挤压伤引起的。其致病因素及临床过程极为复杂。它是临床上常见和重要的一种类型。
(四)溶血型急性肾功能衰竭:血型不配合的输血,大量输陈旧血,机械性溶血都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主要发病原理是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五)中毒型急性肾功能衰竭:1.重金属化合物如汞。2.有机化合物如DDT、敌敌畏等。3.生物毒物如蛇毒和毒蕈等。4.肾毒性药物如肾毒性抗菌素。
症状描述
急性肾衰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明显的症状常出现于病程后期肾功能严重减退时,常见症状包括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瘙痒、尿量减少或尿色加深、气急、呼吸困难等。
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
(一)少尿期:1.少尿或无尿 2.氮质血症 3.水中毒 4.高钾血症 5.代谢性酸中毒。
(二)多尿期: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功能逐渐恢复,肾小管阻塞解除,浓缩功能尚未恢复,渗透性利尿,肾脏代偿性排出体内多余水分。
(三)恢复期:BUN、Scr、尿量逐渐恢复正常。肾小球滤过功能多在3~6个月内恢复。若持久不恢复,提示肾脏遗留永久性损害。
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
(一)无明显少尿;
(二)尿比重低;
(三)尿钠含量低;
(四)氮质血症;
(五)多无高钾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