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损伤
推荐科室
神经外科
概述
周围神经损伤即为除大脑脊髓以外的神经损伤,平时战时均多见。据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伤的一些统计,四肢神经伤约占外伤总数的10%,火器伤骨折中约有60%合并神经伤。四肢神经伤最多见的为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坐骨神经和腓总神经。上肢神经伤较多,约占60~70%。主要分类有神经完全断裂,神经轴突断裂和神经失用,预后也相对不一,治疗处理原则也有所不同。不同神经损伤后的表现也各不相同,主要表现为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消失或减退,支配肌肉不能进行随意运动以及反射的消失等。经过修复减压锻炼恢复后,部分病人的感觉运动功能可有一定的恢复。
病因描述
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可分为:
(一)牵拉损伤。如产伤等引起的臂丛损伤。
(二)切割伤。如刀割伤、电锯伤、玻璃割伤等。
(三)压迫性损伤。如骨折脱位等造成的神经受压。
(四)火器伤。如枪弹伤和弹片伤。
(五)缺血性损伤。肢体缺血挛缩,神经亦受损。
(六)电烧伤及放射性烧伤。
(七)药物注射性损伤及其他医源性损伤。
症状描述
(一)肢体姿势:观察肢体有无畸形。桡神经伤有腕下垂;尺神经伤有爪状手,即第4、5指的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正中神经伤有猿手;腓总神经伤有足下垂等。如时间过久,因对抗肌肉失去平衡,可发生关节挛缩等改变。
(二)运动功能的检查:根据肌肉瘫痪情况判断神经损伤及其程度,依神经损伤程度不同,肌力有上述区别。
(三)感觉功能的检查:检查痛觉、触觉、温觉、两点区别觉及其改变范围,判断神经损伤程度。一般检查痛觉及触觉即可。
(四)营养改变:神经损伤后,支配区的皮肤发冷、无汗、光滑、萎缩。坐骨神经伤常发生足底压疮,足部冻伤。
(五)反射:根据肌肉瘫痪情况,腱反射消失或减退。
(六)神经近侧断端有假性神经瘤,常有剧烈疼痛和触痛,触痛放散至该神经支配区。
(七)神经干叩击试验(Tinel征):当神经损伤后或损伤神经修复后,在损伤平面或神经生长所达到的部位,轻叩神经,即发生该神经分布区放射性麻痛,称Tinel征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