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疝
推荐科室
胃肠外科
概述

疝囊通过股环、经股管向卵圆窝突出的疝,称为股疝(femoral hernia)。股疝的发病率约占腹外疝的300-50o,多见于40岁以上妇女。女性骨盆较宽大、联合肌键和腔隙韧带较薄弱,以致股管上口宽大松弛而易发病。妊娠是腹内压增高的主要原因。依据疝囊的位置,股疝分为6种类型:①典型股疝(typical femoral hernia);②血管前疝(prevascular hernia);③外股疝(exfemoral hernia);④耻骨梳韧带股疝(femoral hernia of pectineal ligament);⑤耻骨疝(pectineal hernia);⑥血管后疝(retrovascular hernia)。

病因描述
(一)与其生理和解剖学基础密切相关:1.女性骨盆较宽,韧带肌肉、血管等较男性 为细 故股环明显大于男性 被认为是股疝好发的主要原因之一。2.股环是股管的上口 其 仅覆以疏松结缔组织。3.股管为一锥形盲管,有相当一部分前壁见于隐静脉裂孔内,其浅层结构为 筛筋膜,无肌性防护。4.腹股沟镰止点窄,远离耻骨梳韧带。 (二)髂外静脉粗细的变化。 特别是分娩后血管压迫的解除、口径变细。妊娠可造成腹肌 的伸展、韧带的松弛,任何引起腹内压增加的因素均可诱发股疝。 (三)股疝的发病可能与腹股沟疝修补手术有关。
症状描述
(一)可复性肿块:股疝肿块通常不大, 病人在站立 咳嗽 用力等引起腹内压增加时,发现大腿根部 (卵圆孔处)出现半球形隆起,大小似一枚核桃或鸡蛋,质地柔软 平卧时疝块通常不能自行还纳,需沿其突 出途径进行逆行复位还纳。由于囊外有丰富的脂肪组织,平卧而回纳疝内容物后,有时肿块并 不消失。若疝内容物为大网膜等组织,经常发作容易和疝囊发生粘连,肿块不易完全消失,而形成难 复性股疝。 (二)胀痛:若股疝较大时肿块可转向上行,基底部可延伸到腹股沟区 病人往往伴有腹股沟区坠胀不适;或在久站后局部胀痛和下坠感。 (三)肠梗阻表现:约有60%病例可发生嵌顿,引起局部疼痛加剧 出现急性肠梗阻表现才来 就诊。故对急性肠梗阻病人,尤其是中年妇女 应检查有无股疝,以避免漏诊和误诊。
检查
1、凝血因子,出、凝血时间,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可溶性纤维蛋白复合物,血液流变学及血气分析等。 2、腹部X线片,如有条件行CT及MRI检查。
诊断鉴别
诊断方法:1、主要依据详尽的病史:如可复性包块等。2、诱因:如腹部手术史、外伤史。腹内压增高疾病。3、局部和全身的体格检查;注意许多病人常常因为肠梗阻而发现疝。 鉴别诊断:1.腹股沟斜疝 2.脂肪瘤 3.腹股沟区淋巴结炎 4. 大隐静脉曲张结节样膨大 5.骼腰部结核性脓肿脊柱或骸骼关节结核所致寒性脓肿可沿腰大肌流至腹股沟区,并表现为一肿块
并发症
并发症:前列腺增生、疝壁囊肿、肠穿孔、肠坏死。
治疗
股疝诊断确定后,应及时手术治疗。对于嵌顿性或绞窄性股疝,更应紧急手术。 最常用的手术是McVay修补法。此法不仅能加强腹股沟管后壁而用于修补腹股沟疝,同时还能堵住股环而用于修补股疝。另一方法是在处理疝囊后,在腹股沟韧带下方把腹股沟韧带、腔隙韧带和耻骨肌筋膜缝合在一起,借以关闭股环。也可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法或经腹腔镜疝修补术。 嵌顿性或绞窄性股疝手术时,因疝环狭小,回纳疝内容物常有一定困难。遇此情况时,可切断腹股沟韧带以扩大股环。但在疝内容物回纳后,应仔细修复被切断的韧带。
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