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早衰
推荐科室
妇科
概述

卵巢早衰是指已建立规律月经的妇女,40岁以前,由于卵巢功能衰退而出现持续性闭经和性器官萎缩,常有促性腺激素水平的上升和雌激素的下降,临床表现伴见不同程度的潮热多汗、阴道干涩、性欲下降等绝经前后症状,影响女性生活质量,使患者未老先衰,给其身心健康和夫妻生活带来极大痛苦,发病率占成年女性的1-3%。卵巢早衰的病因在绝大多数患者中尚不清楚,认为与遗传、自身免疫过程、感染等有关。卵巢早衰分浆液性卵巢早衰、粘液性卵巢早衰及成熟卵巢早衰三型。目前补充雌激素、免疫治疗及手术是治疗卵巢早衰的主要方法。

病因描述
(一)物理化学因素:包括放射线照射、化学药物和可能的感染因素;(二)染色体核型异常;(三)自身免疫失衡;(四)感染;(五)医源性因素;(六)代谢因素如半乳糖血症;(七)环境和心理因素:如吸烟、饮酒、失眠;(八)特发性:无明显诱因。
症状描述
(一)原发闭经或继发闭经; (二)初潮延迟或月经不规则,痛经; (三)不孕; (四)性腺功能减退表现:乳房萎缩下垂,皮肤松弛粗糙,骨质疏松,关节痛,生殖器官炎症,子宫下垂,潮热盗汗,便秘脱发,阴道干燥,性交痛、性欲下降,甲状腺功能低下,泌尿系感染,体重增加,焦虑多疑,多梦心悸,色斑等。
检查
1.实验室检查电免疫发光法测定40岁以下妇女E2<5g/L,FSH>13U/L,LH>301u/L,PRL正常,T<5ng/dl可诊断。 2.ELISA方法测定抗体,可鉴别是否存在自身免疫问题,有助病因诊断。 3.垂体兴奋试验:可与多囊卵巢综合症鉴别。 4.B超检查:排除子宫、卵巢肿瘤,了解子宫内膜厚度。 5.分段诊刮及子宫内膜活检:除外子宫内膜肿瘤。
诊断鉴别
实验室检查电免疫发光法测定40岁以下妇女E2<5g/L,FSH>13U/L,LH>301u/L,PRL正常,T<5ng/dl可诊断,用ELISA方法测定抗体,可鉴别是否存在自身免疫问题,有助病因诊断,通过垂体兴奋试验可与多囊卵巢综合症鉴别。
并发症
不孕不育、闭经、性功能下降、骨质疏松、生殖器官炎症等。
治疗
(一)及时补充雌激素,对于有可能恢复卵巢功能且期望生育者也可加用促排卵药物。 (二)免疫治疗:查获明有抗体因素存在者可行免疫治疗。注射免疫疫苗已经成为一种较可靠的治疗手段。    (三)手术治疗:1.对于因卵巢血管因素导致卵巢营养缺失而发生的POF者应早诊断,早治疗,在卵巢功能丧失怠尽前尽早行血管搭桥手术,恢复卵巢血管供应,使卵巢再现生机;2.对于已处于POF晚期或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卵巢缺如者,目前卵巢移植已成为很成功的一种治疗手段,借助她人的一小部分卵巢即可来完成女性生理功能。 (四)增加体育锻炼和提高睡眠质量,使脑垂体能够充分分泌调节性激素,使性腺轴能够平衡调节和接受营养分配。
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