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
推荐科室
血管外科
概述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导致下肢水肿、色素沉着,严重者可引起股青肿、肢体缺血坏死。患者丧失部分或全部劳动力,还有部分患者可随病情发展出现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重者危及生命。常有结节、紫绀、溃疡、晕厥、昏迷、肌性肌无力、身痛、周围血管征主要的临床症状是一侧肢体的突然肿胀。
病因描述
(一)静脉血流滞缓
(二)静脉壁的损伤
1、化学性损伤:静脉内注射各种刺激性溶液和高渗溶液;
2、机械性损伤:静脉局部挫伤、撕裂伤或骨折碎片伤均可产生静脉血栓形成;
3、感染性损伤: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由静脉周围感染灶引起;
(三)血液高凝状态
诱因:
1、年龄增大,发病率增高;
2、长期卧床;
3、有静脉血栓史;
4、创伤、术后、产后;
5、恶性肿瘤等。
症状描述
(一)患肢肿胀:是最常见的症状。通常呈非凹陷性水肿。皮色泛红,皮温较健侧高。肿胀严重时,皮肤可出现水疱。随血栓部位的不同,肿胀部位也有差异。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整个患侧肢体肿胀明显;而小腿静脉丛血栓形成的病人,肿胀仅局限在小腿;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两下肢均出现肿胀。
(二)疼痛和压痛:疼痛呈持续性或胀痛,直立或行走时疼痛加重。可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小腿腓肠肌压痛又称Homans征阳性。
(三)浅静脉曲张:浅静脉曲张在急性期一般不明显,是下肢静脉血栓后遗症的一个表现。
(四)股青肿、股白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