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
推荐科室
妇科
概述

        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好发于三四十岁的育龄期女性,尤其是未育、性生活失调或性情抑郁的女性。子宫肌瘤确切病因不明,可能与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长期受雌激素刺激有关。

        根据肌瘤所在子宫的不同部位,而分为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粘膜下肌瘤、子宫颈肌瘤。子宫肌瘤常为多发性,并且以上不同类型肌瘤可同时发生在同一子宫上,称为多发性子宫肌瘤。多无症状,少数表现为阴道出血,腹部触及肿物以及压迫症状等。如发生蒂扭转或其他情况时可引起疼痛。现代西医学采取性激素或手术治疗,尚无其他理想疗法。

病因描述
确切病因不明,可能与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长期受雌激素刺激有关。
症状描述
(一)月经改变:为最常见症状。 1、月经周期缩短; 2、经量增多; 3、经期延长; 4、不规则阴道流血等。 (二)白带增多:有时产生大量脓血性排液及腐肉样组织排出伴臭味。 (三)腹部肿块:腹部胀大,下腹扪及肿物,伴有下坠感。 (四)疼痛:一般患者无腹痛,常有下腹坠胀、腰背酸痛等,当浆膜下肌瘤蒂扭转时,可出现急性腹痛肌瘤红色变时,腹痛剧烈且伴发热,一般可用中药石瘕膏缓解。 (五)压迫症状: 1、可压迫膀胱、尿道或直肠,引起尿频、排尿困难、尿潴留或便秘; 2、压迫输尿管时,可引起输尿管或肾盂积水; 3、如压迫盆腔血管及淋巴管,可引起下肢水肿。 (六)不孕; (七)继发性贫血:因长期月经过多引起。 (八)低糖血症:较罕见。主要表现为空腹血糖低,意识丧失以致休克,经葡萄糖注射后症状可以完全消失。肿瘤切除后低血糖症状即完全消失。
检查
1、超声检查:目前国内B超检查较为普遍。B超检查既有助于诊断肌瘤,区别肌瘤是否变性或有否恶性变提供参考,又有助于卵巢肿瘤或其他盆腔肿块的鉴别,准确率可达93.1%。 2、探测宫腔:用子宫探针探测宫腔的大小及方向,对照双合诊所见,有助于确定包块性质,同时可了解腔内有无包块及其所在部位。 3、X光平片:肌瘤钙化时,表现为散在一致斑点,或壳样钙化包膜,或边缘粗糙及波浪状的蜂窝样。 4、诊断性刮宫:小的粘膜下肌瘤或是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息肉不易用双合诊查出,可用刮宫术协助诊断。疑为粘膜下肌瘤而诊刮仍不能明确者,可采用子宫造影术。 5、子宫输卵管造影:理想的子宫造影不但可显示粘膜下肌瘤的数目、大小,且能定位。因此,对粘膜下肌瘤的早期诊断有很大帮助,而且方法简单。 6、CT与MRI:一般不需使用此两项检查。
诊断鉴别
诊断: 根据病史、妇科检查及辅助检查(B超、诊断性刮宫等)可诊断。对肌瘤增长迅速或绝经后仍继续增大,由硬变软者,应考虑有恶变之可能。 鉴别: 本病需与妊娠子宫、卵巢肿瘤、子宫肌腺瘤、子宫肥大症等相鉴别。
并发症
肌瘤变性、感染及化脓、浆膜下肌瘤蒂扭转、子宫肌瘤合并子宫体癌、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等。
治疗
子宫肌瘤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肌瘤大小、生育情况及全身健康状况等进行全面考虑后再作决定。 (一)期待疗法: 一般肌瘤小于妊娠8周,无明显症状,无并发症及无肌瘤变性,或近绝经期妇女子宫小于妊娠12周大小,月经正常,无压迫症状者,可采取期待疗法,暂时观察。坚持每3-6个月复查一次,即在临床及影像学方面实行定期随访观察,一般在绝经后肌瘤可逐渐萎缩。但应注意,绝经后少数患者子宫肌瘤并不萎缩反而增大,故应加强随访。在随访期间发现肌瘤增大、生长迅速者,粘膜下肌瘤或怀疑肌瘤变性者,或症状明显、合并贫血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二)肌瘤剔除术: 主要适用于45岁以下,尤40岁以下,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 (三)全子宫切除术: 对年龄较大、症状明显、无继续生育要求的子宫肌瘤患者应作全子子宫切除术,年龄在50岁左右可保留一侧或两侧正常卵巢以维持其内分泌功能。 (四)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根据在于,子宫肌瘤为性激素依赖性肿瘤,故采用拮抗性激素的药物以治疗。新近应用的是暂时性抑制卵巢的药物。
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