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推荐科室
新生儿科
概述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e-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是指在围产期窒息而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临床出现一系列脑病表现。本症不仅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的生命,并且是新生儿期后病残儿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

病因描述
围产期窒息是本症的主要病因。凡是造成母体和胎儿间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障碍使血氧浓度降低者均可造成窒。 (一)母亲因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大出血、心肺疾病、严重贫血或休克等。 (二)胎盘异常: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功能不良或结构异常等。 (三)胎儿因素: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儿、过期产、先天畸型等。 (四)脐带血液阻断:如脐带脱垂、压迫、打结或绕颈等。 (五)分娩过程因素:如滞产、急产、胎位异常,手术或应用麻醉药等。 (六)新生儿疾病:如反复呼吸暂停、RDS、心动过缓、重症心力衰竭、休克及红细胞增多症等。
症状描述
(一)轻度:过度觉醒状态、易激惹、兴奋和高度激动性(抖动、震颤),拥抱反射活跃。 (二)中度:抑制状态、嗜睡或浅昏迷、肌张力低下,50%病例有惊厥发作、呼吸暂停和拥抱、吸吮反射减弱。 (三)重度:昏迷状态、反射消失、肌张力减弱或消失,生后数小时至12小时出现惊厥且呈持续状态,或为去大脑僵直状态。
检查
(一)颅脑超声检查:有特异性诊断价值:①普遍回声增强、脑室变窄或消失,提示有脑水肿。②脑室周围高回声区,多见于侧脑室外角的后方,提示可能有脑室周围白质软化。③散在高回声区,由广泛散布的脑实质缺血所致。④局限性高回声区,表明某一主要脑血管分布的区域有缺血性损害。 (二)CT所见:多有脑萎缩表现。 (三)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需动态观察V波振幅及V/I振幅比值,若持续偏低提示神经系统损害。 (四)血清磷酸肌酸激酶脑型同功酶增高,此酶是脑组织损伤程度的特异性酶。
诊断鉴别
诊断: 1、具有明显的围产期窒息史。见于生后12小时或24小时内出现异常神经症状,如意识障碍、肌张力改变及原始反射异常。 2、病情危重者有惊厥及呼吸衰竭。 鉴别: 本病应和化脓性脑膜炎等疾病相鉴别。
并发症
HIE的近期不良预后是早期新生儿死亡,远期不良预后多为脑神经损害的后遗症。在存活病例中缺氧缺血越严重,脑病症状持续时间越长者,越容易发生后遗症,且后遗症越重。后遗症常见的有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痉挛性瘫痪、癫痫等。
治疗
治疗的目的在于尽可能改善已经受损害神经元的代谢功能: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同时应予以控制惊厥、减轻脑水肿、改善脑血流和脑细胞代谢等特殊治疗。 (一)一般治疗:①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必要时使用人工呼吸器。②纠正低血压。③供给足够的葡萄糖以满足脑组织能量代谢需要。④纠正代谢性酸中毒。⑤血钙低于1.9mmol/L时可静脉葡萄糖酸钙。⑥适当限制液体入量。 (二)控制惊厥:首选苯巴比妥钠,如惊厥频繁发作可加用安定或水化氯醛。 (三)控制颅压增高:选用地塞米松,连用2-3次后若颅压仍高,改用甘露醇。 (四)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等:可用细胞色素C、三磷酸脲苷、辅酶A等,每日静脉滴注,直至症状明显好转;也可使用胞二磷胆碱100-125mg/日,稀释后静点,生后第2日开始每日一次静滴;脑活素5ml以生理盐水稀释后静滴,均可改善脑组织代谢。 治疗必须持续至症状完全消失。中度HIE应治疗10-14日,重度HIE应治疗14-21日或更长。治疗开始得愈早愈好,一般应在生后24小时内即开始治疗。
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