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病
推荐科室
产科
概述

妊高症,即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也是以往所说的妊娠中毒症、先兆子痫等,是孕妇特有的病症,多数发生在妊娠20周与产后两周,约占所有孕妇的5%。其中一部分还伴有蛋白尿或水肿出现,病情严重者会产生头痛、视力模糊、上腹痛等症状。若没有适当治疗,可能会引起全身性痉挛甚至昏迷。根据症状的不同程度,可分为轻、中、重度。

病因描述
(1)子宫-胎盘缺血学说:认为临床上本病易发生于初孕妇、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系由于子宫张力增高,影响子宫的血液供应,造成子宫-胎盘缺血、缺氧所致。亦有学者认为子宫-胎盘缺血并非疾病的原因,而是血管痉挛的结果。 (2)神经内分泌学说:肾素-血管紧张素-前列腺素系统的平衡失调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3)免疫学说:妊娠被认为是成功的自然同种异体移植。 (4)慢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学说:妊高征时,特别是重症患者有出血倾向,有各种凝血因子不同程度的减少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明显增高. (5)其他:近年对妊高征病因的研究又有新进展,如内皮素、钙、心钠素以及微量元素等,其中以血浆内皮素及缺钙与妊高征的关系较为瞩目。
症状描述
(一)轻度妊高征:主要表现为血压轻度升高,可能伴有轻度水肿和微量蛋白尿。此阶段可持续数日至数周,可逐渐发展或迅速恶化。 (二)中度妊高征:血压进一步升高,但不超过21.3/14.7KPa(160/110mmHg),尿蛋白增加,伴有水肿,可有头晕等轻度自觉症状。 (三)重度妊高征:包括先兆子痫及子痫。血压超过21.3/14.7KPa(160/110 mmHg),尿蛋白十~++以上,水肿程度不等,出现头痛、眼花等自觉症状,严重者抽搐、昏迷。先兆子痫除以上三种主要症状外,出现头晕、头痛、视觉障碍、上腹不适、胸闷及恶心呕吐等,表示颅内病变进一步发展。此时血压多在21.3/147 KPa (160/110 mmHg)以上,水肿更重、尿少、尿蛋白增多,随时可能发生抽搐,应积极治疗,防止发生子痫。子痫在上述各严重症状的基础上,抽搐发作,或伴有昏迷。少数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子痫前期症状可并不显著,而骤然发生抽搐,发生时间多在晚孕期及临产前,少数在产时,更少的还可在产后24小时内发生。
检查
1.尿液检查:测尿比重,≥1.020表示尿液浓缩,反映血容量不足,血液浓缩。重点查尿蛋白,定量≥5.0g/24h>++,表明病情严重。镜检注意有无红细胞及管型,如有则表明肾脏损害严重。 2.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液粘稠度、红细胞压积、血清电解质K+、Na+、Cl-、Ca+ +、CO2结合力、肝肾功及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试管法凝血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FDP等)。 3.眼底检查:眼底检查可作为了解全身小动痉挛程度的窗口,是反映妊高症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估计病情和决定处理具有重要意义。重症患者均应常规急症检查。 4.心电图检查:重症患者应作常规检查,以了解心肌损害程度,有无低血钾或高血钾改变等。必要时作超声心动图测定,以了解心功能情况。 5.B超检查:一是了解胎儿发育情况,二是了解胎盘功能情况,对妊高征患者的产科处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妊高征B超检查的特征是胎盘提前成熟、老化,羊水过多者多见。 6.其它检查:如脑血流图、CT检查,对重症妊高征患者是否有颅内出血等亦有帮助,通过胎动计数,胎心监护,胎儿成熟度及胎盘功能测定,了解对胎儿的影响和判断预后。
诊断鉴别
在妊娠20周前反复测量血压在18.7/12kPa(140/90mmHg)以上,或在妊娠前即确诊患有高血压,称为妊娠合并原发性高血压。 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妊娠合并肾病综合症、妊娠合并嗜铬细胞瘤、妊娠合并胆石症和胆囊炎、妊娠合并脑血管病、妊娠合并癫痫发作、妊娠合并手足抽搐症、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围产期心肌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并发症
1.妊高征心脏病 2.脑血管意外 3.HELLP综合征 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5.妊高征并发肾功能衰竭 6.产后血液循环衰竭。
治疗
(1)加强对母儿的监护,注意血压变化,每天至少测量血压2次;注意体重变化,每周测体重1次。定期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以及胎儿B超监护,B超生物物理评分,孕32周后做NST以及多普勒脐血流测定。 (2)终止妊娠的时间:轻度原发性高血压孕妇,妊娠可达足月;重度原发性高血压或合并中、重度妊高征者,孕37周时应考虑终止妊娠;严重高血压,或合并重度妊高征经治疗无好转,于孕32~34周时应考虑终止妊娠。 (3)终止妊娠的方法:①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无其他合并症,妊娠足月,宫颈已成熟者可经阴道分娩;需引产终止妊娠者可人工破膜,静脉滴注缩宫素,经阴道分娩;在分娩过程中,应加强监护,如血压明显升高或有胎儿窘迫,应放松剖宫产指征。②严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明显动脉硬化或肾功能减退者,不宜经阴道分娩,以选择性剖宫产较为安全。 (4)产后仍应加强监护,注意产妇反应以及血压变化。为保证产妇休息与睡眠,高血压病情较重者产后不宜哺乳。
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