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雨交替的黄梅季,高温、潮湿,各种病原体容易孳生繁殖,病毒性感冒也开始流行,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没有很好地休息,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病毒便会轻易地突破心脏的保护屏障,造成病毒性心肌炎。近日就有“33岁奶爸,得了暴发性心肌炎”的相关报道,而医生也说这并非是个例。
心肌炎好发于20至30岁的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据研究,约有5%的病毒感染者感染后可累及心脏,发生心肌炎,而且8%到10%的病人是暴发性心肌炎。患者一般在感冒一周之后出现心肌炎症状,由于刚开始的症状和感冒比较相似,容易被忽视。
出现心肌炎的病人,感冒后鼻塞、流涕的症状并不严重,但通常有严重乏力、胸闷心悸等表现。一般来说,轻度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只是出现心脏早搏、心悸,但不会影响心脏功能,只要好好休息,规范治疗,大部分可以痊愈。不过,一旦病毒侵入心肌引发剧烈的炎症反应,就有可能发展成重症心肌炎,病情变化快、病程短,如果治疗不及时,将会造成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和严重心律失常等心肌病症,治愈难度大,错过抢救时机就可能在短期间内死亡。
心肌炎的预防在于避免致病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病。患上心肌炎后,最有效的治疗就是注意个人休息,至少半年内都要注意少熬夜,少进行激烈运动,以免心肌炎复发。若心肌炎反复发作,可转变为慢性心肌炎、心肌病,危害终身。此外,要注意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平衡,避免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