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医三院的孕妇死亡事件,令人扼腕。该孕妇的死因,是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基础上,同时合并有罕见的主动脉夹层破裂(这个疾病的危重程度相当于心脏破裂,发病率极低,但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
在痛惜生命逝去的同时,我们需要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这个严重危及母体和胎儿安全的常见疾病,有个深入的了解,加强预防和监测,尽可能的减少悲剧的发生。
什么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为9.4%,国外约7~12%,孕产妇死亡率可达7.7/10万。
导致发病的因素可能有:
精神紧张、寒冷刺激,孕妇高龄,肥胖或者营养不良,怀了多胞胎,孕妇以前有慢性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糖尿病、肾炎等病史,或者有高血压家族史。所以是一个多因素致病的疾病,个体情况和环境因素都有密切关系。
本病是妊娠期出现的一组高血压疾病,包括5种情况: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患者有什么不适症状
全身小动脉痉挛是本病的基础病变,会造成孕妇血压升高(≧140/90mmHg)、蛋白尿、水肿和血液浓缩等情况。子痫前期患者会有头痛、恶心、呕吐,眼花、视力下降,胸闷,上腹不适或疼痛,以及昏迷等症状。子痫的典型发作表现为面部及全身抽搐,面色青紫,频繁抽搐者,可陷入深昏迷。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害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会损害孕妇的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导致肝肾功能异常、心力衰竭等,同时会危及胎盘和胎儿,引起胎儿生长受限、胎盘早剥、胎死腹中等情况。子痫可以发生在产前、产中和产后,对孕产妇和胎儿的危害极大。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需要做哪些检查
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测定、血脂、血糖等生化项目检查。凝血功能检查了解是否存在凝血异常等。
尿液检查:尿常规,明确是否有蛋白尿。
眼底检查:视网膜小动脉的痉挛程度,可以反映全身小动脉痉挛的程度,此项检查可以评估本病的严重程度。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可以明确心脏受累及和病变程度,是否存在心力衰竭、心肌缺血等病情。
脑血流图:明确脑血管的弹性、外周阻力、血流供应状况等。
胎盘功能和胎儿成熟度的评估:密切监测,为适时终止妊娠做准备。
有哪些治疗手段
基本的治疗是:休息、镇静、药物降压利尿等控制血压、预防抽搐。密切监测母体和胎儿的情况,病情严重时及时终止妊娠。医生会针对不同的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
如何预防和监测
1、怀孕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
2、饮食不要过于油腻,不要大吃大喝、过度进补。以荤素搭配、粗细搭配,饮食均衡为宜。孕期注意补钙。坚持走路、做操、练习瑜伽等有氧运动。
3、如果孕前已经有慢性高血压,孕期要加强监测,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降压药物。不能自行停药或改药。如果医生评估后认为不适合怀孕,还是不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尝试。
4、孕妇要注意身体上出现的不适症状,监测血压、体重、血尿化验结果。
5、注意监测胎心和胎动情况。定期行胎儿B超监测胎儿生长发育、羊水量等。如有异常,可进一步检查脐动脉和大脑中动脉阻力等项目。
孕妇需定期参加产前检查,如果查出血压升高或者肝肾功能异常等,需遵医生的医嘱,增加检查的次数,缩短检查间隔时间。有不适情况随时就诊,高危孕妇需住院治疗和密切监测,根据病情及时终止妊娠。
编者/雪娇;图片/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