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节气至。俗话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过了冬至后白天的时间越来越长,即“冬至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也就是说,冬至前后是进补的最佳时间。但是进补也因人而异,饮食调理要针对不同的个体,选择适宜补益的食品,才能达到真正养生的效果。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在冬季如果能恰当选择既美味,又有补益作用的食物,才能做到充饥进补两不误。中医将冬季适宜补益的食品分为以下几大类:
温补类食物,如鸡、羊肉、牛肉、鲫鱼等,均属美味,在冬季可作为进补佳品。但过多地进食温补类食品容易上火,因此必须把握分寸。
平补类食物,如莲子、芡实、苡仁、赤豆、大枣、银耳、猪肝等。这些食物无偏寒、偏温的特性。
还有一类滋补类食物,具有滋阴益肾、填精补髓的功效,主要有:木耳、黑枣、芝麻、黑豆、猪脊、海参、甲鱼等。
冬季进补仅适用于体质阳虚或寒、湿等病理变化的人群,不适宜体质阴虚火旺和实热症候的人群。因此进补之前,一定要辨清自己的体质,最好到医院咨询后,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食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