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秋以后,天气逐渐变得凉爽,“贴秋膘”又开始在很多地方流行起来。秋后的确该适当进补,但贴膘并非最明智选择。
古时人们在经历过高温苦夏”之后,多在立秋之时“以肉贴膘”,为秋收农忙打下身体基础。
而现代人早已过了温饱不足、农耕体力消耗大的时代,饮食上往往营养足、口味精,加上体力消耗小,此时再以“贴秋膘”轻则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腹胀、消化不良症状,重则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危及生命。
入秋之后,补阴胜过贴膘。《黄帝内经》中早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说法。立秋过后,天地间阳气渐收,养生强调顺应天时,滋润和护藏五脏阴精,保养人体之正气,以抵御秋季易发的常见病。
1、调作息。民间素有“昼养阳,夜养阴”的说法,良好的睡眠可以保障心肺肝脾肾等脏器得到充分休养。入秋后的作息应逐步调整为“早睡早起”的状态。
2、柔运动。打太极、练瑜伽、饭后慢走等轻缓柔和的运动都非常有助于放松身心、调和阴阳。
3、食补阴。初秋时节暑未全消,饮食上除了滋阴润燥,还应兼顾清热。多吃润燥补阴的食物。如银耳莲子汤,百合、藕片等。
4、平心境。阴虚体质的人性情较急躁,常常心烦易怒,这是阴虚火旺的表现。故应遵循“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之养神大法。平时在工作中,对非原则性问题,少与人争,以减少激怒,要少参加争胜负的文娱活动。
参考资料:
贴膘不等于秋补 入秋补阴胜过贴膘 39健康网
编者/雪娇;图片/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