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应四时,春季万物生长,机体也是如此。不过,养生并不意味着一味地补充营养,清明时节养生,就应该“顺时而为”。
1、起居
清明节气尽管“春瘟”流行,但也不可闭门不出,更不可在家坐卧太久。中医认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坐伤肉”,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情,经常出去到森林、河边散步,多呼吸新鲜空气,并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
另外,这个节气衣着要适当,预防感冒。居室装饰避免有毒材料,要经常通风换气。
2、饮食
古人云“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肾,四季不食脾,如能不食此五脏,乃顺天理”,所以清明节气不可对肝脏进补。由于此节气中肝脏会过于旺盛,导致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常发,需要引起重视。
此外清明节气中,不宜食用易“发”的食物,如海鲜、羊肉等,否则会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可多吃些柔肝养肺的食品,如荠菜,益肝和中;菠菜,利五脏、通血脉;山药,健脾补肺;淡菜,益阴,可滋水涵木。
除此春季应多吃“三黑”食物,不仅能养肝,还能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为防病打下基础。从营养学的角度看,黑米富含蛋白质及17种氨基酸,其中赖氨酸、精氨酸的含量明显高于白米;黑芝麻则富含铁质、维生素E,能改善贫血、延缓细胞衰老;紫菜富含碘、钙、褐藻胶、甘露醇、B族维生素、粗纤维等成分,有助于降低胆固醇、软化血管,预防碘缺乏。这些食品经常食用,不仅对肝脏有帮助,对改善人体健康也是益处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