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阴雨天会影响人的情绪?

[ 作者:掌握健康 创建时间:20140607 来源:掌握健康 ]

当窗外天气阴沉、雨水落下,而我们的心思往往都会随着这雨水变得尤其惆怅。这不仅仅是我们的感觉,也确实是一个事实。

一旦阴雨天到来,人体中一个小腺体可就开始活泼起来了,这个小东西就叫做松果体。这松果体就在头顶正中央下方,额头的深处,是一个长约5~8mm,宽约3~5mm的一个灰红色椭圆形的豆状小体。别看它小,但是它的能力可不小。虽然松果体平日里藏在脑内深处,但是它对于光线的感知还是极其厉害的。当它接受持续光照时,个体就会变小,细胞活动也降低不少。但是一旦外界环境变暗,或者不接受阳光照射的时候,它便会撒欢起来。它一活跃不要紧,大量分泌的松果激素便让整个人体内的其他激素水平都相对降低了,而这些相对浓度降低的激素里,恰恰有让人激发振奋功能作用的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这样一来,我们就相对的容易表现出情绪欠佳,甚至萎靡不振。如果恰逢长期的阴雨季节,那么情绪的低沉便会更加明显了。

除了生理上的不适造成的情绪低落,下雨本身的心理因素也是极多的。当下生活节奏太快的让我们都有些应接不暇,所以,各种“简式思想”便在很多人脑中普遍存在。大家都想在生活中尽可能的简化一切繁杂冗余,但是如果一旦下雨就会给我们造成各种不便。比如说,需要准备雨具、道路湿滑、无法参加户外活动、一些计划不能实施等等。这些不便产生的同时,我们心理的自我防御机制中“压抑机制”便会响应。我们会强迫自己去接受这些不便,强烈的压抑心理自然会应遇而生许多负面情绪,心情自然不会高兴。

当然,这些是造成心情不好的心理和生理上的一些原因。但是,在临床心理学中,这一类影响都是在可接受范围内的。这些情愁仅仅是我们情绪上的不适,并没有因此而影响到我们正常的社会功能、生活功能。很多时候,随着雨过天晴就会一挥而散。可是,这样的负面情绪如果长期累积,并且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便会引发不可小看的后果。像是“季节性抑郁症”、“恶劣天气恐怖症”这些都是由于雨水天气而引发的一种“气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