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即,3年寒窗,能否一举高中,令考生和家长有种命悬一线的揪心。用壮士断腕的决心身赴考场,终也免不了绩优股上演大跳水,几家欢乐几家愁。究其原因,发挥失常的考生多是晕场了,医学上称“竞技综合征”。
竞技综合征由过度的脑力疲劳,加上体能消耗、精神高度紧张所诱发,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心悸、烦躁、口干、恶心呕吐、腹泻等,严重者在考场突然记忆力衰减、手指震颤,甚至无法写字,造成考生不能正常发挥,影响身心健康。特别是高考前的冲刺,使一些考生过早出现精神体力的超负荷,一上考场,精神一加压,难再支撑,就会爆发。
其实,“竞技综合征”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有效的防范和先期的治疗。
首先,应树立必胜的信心。自信能振奋人的精神,而旺盛的精神状态反过来又极大地支持了脑力和体力,可以使所作的努力事半功倍。同时,保持心态平和,根据自身情况和平时的学习状况做好复习计划,考前半个月逐步减少复习时间,保证充足睡眠;家长也应尽可能为孩子创造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临考前尽量不要说些过头话,以免加重孩子心理负担。
其次,加强营养。由于考生在高考前夕的紧张准备,脑力消耗极大,多吃鱼肉可有效地补充脑力的损耗。另外,鲜奶、鲜蘑、水果、蔬菜都可多吃一些。再就是一定要吃早餐,并注意提高早餐的质量。
再次,体育锻炼必不可缺。这是增强脑力的最佳保健法,如清晨做操等。
最后,如果考生平时就存在考前紧张、考场上难以发挥正常水平的“竞技综合征”,依靠自己调节又无法扭转这种病理状态时,不妨及早去医院寻求帮助,如耳穴贴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