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中秋节。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对老人来说本应该是最开心的,但也会成为一些老人诱发心理疾病的“导火线”。尤其今年的中秋节,只有周末两天假期,这使更多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轻人无法回家陪伴父母,由此更造成了许多老年人的失落。
“看到一些孩子接老人出去吃饭,我和老伴就难受,因为我们的孩子今年回不来。”78岁的李大伯夫妇在老年公寓生活多年,每当过年过节都是他与老伴争吵最多的时候,引起争吵的往往是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更主要的是因为心情不快。
在外打拼的儿女确实需要为了生计奔波,老人在家的孤独苦闷同样不可忽视,只有协调好这一矛盾,才能让子女安心拼搏,让空巢老人“心”不空。
首先,老人自己要懂得心理调适。要理解儿女们的处境,支持儿女外出打拼,自己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多交朋友、多接触新鲜事物等方式来排除孤独。老人自己要学会主动适应空巢的生活环境,做到“想得通、动得了、吃得下、睡得香”,成为一个“巢”空“心”不空的快乐老人。中秋节,不妨约一些同样子女不在身边的朋友一起聚一聚,一起做做运动或者在家里做上一顿大餐,即使子女没有陪伴在身边,也与亲朋一起过节。
同时,儿女要满足老人被“牵挂”的心理需求。被儿女牵挂是件幸福甜蜜的事情,即使独处也会乐在心中。这样的牵挂慰问不能仅仅集中在节日,更要落实在平时。儿女们要记住,不管你离父母远近,都要把父母的冷暖装在“心中”,尤其是要重视父母的精神需求。要经常给父母打电话聊天,除了报平安外,要多讲讲外面的新鲜事,谈一些能让他们开心的话题。他们会因为你重视他们而感到幸福。
当然,“空巢老人”的问题也要引起社会的关注与重视,社区可多组织些老年公益活动、创办老年活动室、多让老人之间相互交流互相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