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在一段时间的紧张工作之后,很多人会表现得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有些人尽管表面上没有明显地拒绝工作,但心里却对工作感到抵触、厌烦。工作质量不如从前,工作进度也是一拖再拖。直到接近最后期限,才打起精神来勉强交差。
这便是朋友圈流行病——心理罢工,“心理罢工”是指员工对个人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意放弃。长久以往,会严重危害员工的身心健康。所以当出现“心理罢工”情绪时,一定要及时进行适当的外部调节与自我内部调节。
1、换个环境应对职业倦怠。暂时离开工作场所,或减少在工作地点停留的时间,通过“换个环境”寻找新的工作灵感,焕发出新的工作热情和希望。
2、增加团队活动应对工作拖延。增加参与团队活动的频率,多与团队一起完成工作或与同事间多进行交流,增加对工作的热情。
3、学会享受工作。拖延的原因,有时是不够自信而产生了对工作的恐惧、回避,甚至逃离。这时要考虑自身能力和兴趣点,适时给自己充电改善自身的情绪和行动力。
自我心理暗示应对烦躁。夏季容易让人感觉精神不振,缺乏斗志,心浮气躁,情绪不稳,当我们由于外部气候、环境等因素出现负面情绪而影响到工作时,要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参考资料:
1、上班族如何对抗“心理罢工” 心理学网
2、上班族“心理罢工”如何治? 39健康网
编者/雪娇;图片/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