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结束,就意味着发榜和招生即将开始。在高考后的三个月内,不论是考生还是家长,期待中伴有焦虑,已经成为一种心理常态。
高考一结束,考生往往想到的是彻底放松一下自己,比如与同学狂欢,通宵上网,天天睡懒觉等,生活一下子变得没有规律,生物钟突然改变甚至颠倒。这样的放纵型心理,在考生群体中占到相当大的比例。他们认为高考结束便意味着自己熬到头了,所以得好好犒劳一下自己,弥补一下自己这么多年来的艰辛,因此毫无节制地玩。而家长们往往有弥补心态,纵容孩子的这种行为,因此此类现象愈演愈烈。其实,这种逆转对考生们的身心有着巨大的伤害。因此,建议考生“放纵有边,松弛有度”,尽早回归有规律的生活,健康、快乐、充实地度过后高考时期。
还有一种考生,高考后感觉自己发挥得不是很理想,估完分后,觉得自己会与理想的大学失之交臂,情绪也开始变得非常低落,失落之情一发不可收拾,甚至影响了正常生活,吃不好、睡不好、自怨自责,严重的会出现轻生念头,甚至采取轻生行为。对于这类考试,家长一定要及时捕捉、梳理其情绪,以防患于未然。
既然高考已经结束,就不要停留在过去的考试情景中,要回归到当前,对高考、对自己未来进行正确认知。高考也不是成功的唯一途径,它只是人生旅途中的一条道路而已,不能因为一次失误,就放弃了其他许多条道路。当在“后高考时期”出现负面情绪时,也不要害怕,及时进行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