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健康伴老龄,安乐幸福享晚年

[ 作者:掌握健康 创建时间:20121010 来源:掌握健康 ]

今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精神健康伴老龄,安乐幸福享晚年”。相关资料表明,老年人中85%的人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老人脾气变得古怪、焦虑,同生活‘叫板’,和老伴儿‘较劲’,同子女‘冲突’,可子女们对此却并没在意,觉得人年纪大了,性格变化是正常的,不跟他们计较就是了。对于这种现象,心理咨询师却提醒大家注意,得留心老人是否患上了“心病”。

调查发现,现在心理门诊中老年患者是越来越多了,基本上能占到一半左右。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通常都会有些情绪失落,我们把这个叫做“失落的年龄”,老年人患心理疾病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步入老年期的人,离开原先的社会岗位后,思想负担减轻了,人际关系圈变小了,信息代谢水平降低了,心理社会营养削弱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弱化了。

同时子女们各自成家立业后大多与父母分开居住,老人们与子女相聚的机会锐减,种种因素极易导致老年人的许多人格特点与社会行为的分歧。

因此,老年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差,情感上会变得脆弱敏感。由此产生的心理因素容易给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带来很强的负面影响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加剧他们的隔绝感、没落感、孤独感、恐怖感,在机体内和心理上形成一种非良性循环的因素。

医学专家提醒,老龄是人生经历的最终阶段,生理和心理特点都与青壮年不同,人生进入老年自身要调整心态,要积极应对老龄伴随的身心改变。多参加社区活动,建立新的人际交往圈;积极觉察身体、情绪等异常变化,及时发现和治疗精神疾病;在短期内出现明显的近记忆力减退、生活和工作能力下降等现象时,要及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