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勤工作了一天后,为了第二天能有更好的精神投入工作,于是躺在床上,希望自己能快点入睡,而结果常常是适得其反,甚至辗转反侧到凌晨。这种“极度疲惫却不能入睡”的感觉,怕是失眠者最糟糕的体会。
据调查,失眠的高发人群,往往是面临升学高压力的高中生、面对工作压力的公司白领和企业负责人、睡眠时间短的老年人。其中,造成失眠的因素中,心理因素首当其冲成了最主要的因素。
前两类高发人群作为现代社会的中坚力量,社会压力非常大,面临家庭、工作(学习)双层责任,稍有不平衡,就陷入极度焦虑中,各种加班和人际应酬又让作息时间极度不规律,于是失眠总是伴随左右。而老年人,由于退休或丧偶影响生活、情绪。
其实好的睡眠是可控也可打造的,今天是世界睡眠日,掌握健康给大家推荐几点保持好睡眠的良方,助你摆脱失眠的困扰。
1、适当体力活动有助于正常睡眠。所以白天要保持一定量的体力活动,尤以规律性的运动更为重要。此外下午要有足够时间的室外活动,以便接触阳光,因为形成睡眠生物钟节律需要阳光。
2、睡眠环境要安静、整洁,房间要舒适、光线暗、通风良好。夜睡前停止体力活动,可安排一些常规性的轻松活动,如看报、听轻音乐、漱洗等,意在暗示身体,现在向睡眠行进了。每天如此,日久养成身体在特定时间习惯性地倾向入睡状态。
3、睡前小餐,也有助睡眠。因为轻微饥饿时,本人尚未意识到是饿,但难以入睡,这时少量进食,有助于入睡,尤其老年人神经感觉不敏感,当晚餐入量太少、或夜睡太晚时失眠,勿忘这一可能。另外,不要在晚上、下午吸烟及饮用咖啡、酒、浓茶等,否则会兴奋大脑,造成失眠。
4、心理因素是失眠的主要原因之一,老年人更是这样。对入睡难,宜泰然处之,不可心存忧惧,否则只会使入睡更难。可以这样思考:虽未入睡,躺着也是休息,和睡眠的作用是一致的,这样就会心情平静,容易入睡。老年人活动、工作不多,一日睡眠4~7小时已足够,不必担心。
5、安眠药只可偶尔一用,不可作为睡眠依靠,长期服用。一旦视安眠药为靠山,势必睡前非用不可,这就如同吸毒成瘾一样,很难终止。安眠药久用,剂量必会越来越大,否则无效,长期服用大量安眠药的人,对身体贻害不能算小,应当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