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不断的高温天气几乎把人逼到了“绝境”,烈日下,人的内心会焦躁不安,体内激素分泌旺盛,血液加速,在高温下容易做出非正常行为,甚至犯罪!一年中的8月是犯罪率最高峰!
“冀中星首都机场自爆” 、“男子当街重摔两岁女童致死”……匪夷所思的暴力事件在这个炎热的7月屡屡发生,让人不寒而栗,八月是三伏天气里的中坚阶段,持续的高温是否会持续增加暴力指数呢?
根据犯罪心理学,一个人犯罪主要源自两大原因: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包括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动机、个体性格特征、认知水平、情绪等,而外部原因主要是犯罪环境和条件,温度就是其中一个外部环境因素。一般而言温度与暴力成正比关系。
就全球范围来看,非洲国家和赤道周围的国家犯罪率相比其他高纬度或气温较低国家要高很多。这就是受到温度的影响!
人是一种恒温动物,当外界温度超过人体承受能力时候,人通常都会出现烦躁焦虑、心神不定、思维混乱、大脑短路现象。不好的情绪主动着人,加上体内激素分泌过旺,血液加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激惹,触发暴力犯罪事件的发生。
根据公安部门的统计,每年的2月份是犯罪率最低的,以后,随着温度的上升,犯罪率开始上升,到8月达到最高峰。即温度每上升两摄氏度,犯罪率会提升一个百分点。其中,对女性的性侵害案件在夏季最多。
但是,高温与暴力其实质还是人性的阴暗与道德法律的较量,暴力是人内心黑暗面在外界温度的催化下容易爆发而已。高温,是点燃暴力的导火索,但也并不是所有暴力都会在高温的催化下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