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我们看到孩子活泼好动、不听话。有时候甚至在课堂上也会偶有不安分、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所以常常引发家长怀疑是不是自己孩子患上多动症。
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脑功能障碍,病因与遗传因素、脑神经递质代谢、脑组织损伤、家庭环境不良等因素有关。表现为注意力不能集中、过度活动、行为冲动、感觉异常等。
如何分辨真假多动症?>
好动是宝宝们特有的天性,尤其5~6岁时,他们正处于对外界事物学习、认识的重要时期,不断地通过摸、看、听、闻、尝等来感知、了解世界,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反应。所以生活中孩子通过所谓的“动”来促进、开发智力发展。
这种生理性好动与多动症的区别就在于:
注意力:生理性好动的孩子对感兴趣的事物能够集中注意力,不喜欢被打扰,而多动症的孩子对什么事物都心不在焉。
自制力:生理性好动的孩子在陌生环境里和大人们的要求下能够约束自己,可以安静独坐一会儿,而患有多动症的孩子根本不能控制自己独坐或安静下来。
日常行为:生理性好动孩子的行为有针对性、目的性;而多动症的孩子多无计划、冲动、缺乏目的性。
机体生理功能:生理性好动的孩子思想敏捷、动作协调、记忆辨认功能强;而多动症的孩子学习能力不足、思维混乱、精细动作不协调。
面对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家长怎么办?
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给孩子用药物治疗。
1、要多陪伴孩子,有耐心,不要在孩子面前露出绝望、抱怨等负面情绪,对于孩子的过错行为不要责怪孩子。
2、多带孩子外出,扩充生活圈,在玩耍中通过新鲜事物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3、设法让好动的孩子安静,适当规范孩子的活动,让孩子积极参与其他孩子的活动中,并鼓励孩子善始善终完成一个游戏。
4、经常给孩子安排力所能及的任务让他独立完成。尽量减少日常生活环境中可能分散孩子注意力的因素。
5、多动症儿童无意注意时间长,有意注意时间短。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有意注意力的稳定性和时间逐渐增加。家长应使孩子学会根据父母或老师的需要,使自己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资料来源:
1、王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病因与鉴别诊断.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2014(3)
2、胡粤辉,樊秋民,肖鸿燕,陈晓芳,邓新萍,林莉,肖朝霞,张文英,唐晓媚,钟颖.0~3岁多动症倾向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探析.中国现代医生2014(33)
3、曲韵.多动不等于多动症.少年儿童研究.2016(2)
4、丁晶,王中妍.多动症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其诊治.中国校外教育
编者/雪娇;图片/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