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暑假,别让电子产品绑架了你的孩子

[ 作者:掌握健康 创建时间:20130710 来源:掌握健康 ]

进入7月,各地学校开始陆续放暑假了,漫长的假期,孩子们最喜欢做什么呢?

如今,iPad电脑、智能手机等触屏设备俨然变成了孩子的“电子保姆”兼“玩伴”,过早过度接触电子产品,或让原本应该活泼好动的孩子变成“宅童”。

“宅童病”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伤害都很大,通常会出现视力下降、高血压、冠心病;极易形成孤僻的性格,如求知欲降低,厌烦与别人交往,不愿意融入社会等;严重的还会产生厌学、暴力倾向,甚至形成“网瘾”或“抑郁症。”

现在家长们往往只关注孩子的物质需求而忽略了他们的生理、心理需求,从而导致孩子们在虚拟的世界寻找感情寄托,有的甚至染上网瘾。尤其到了假期,“宅童”让不少家长伤透了脑筋,有的家长因为孩子整天玩电脑而不止一次发火,结果孩子根本不听,仍然沉迷于网络。

把“宅童”从虚拟世界拉回到现实世界中,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一味的管教,处理不好还会激起他们的反感和愤怒。

专家建议,“宅童”的家长应该带孩子多出去走走,多看看外面的世界,掌握正确的方法,把“宅童”从虚拟世界拉回到现实世界中。

1、家长要多关心和引导。

家长应尽可能多地与孩子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用语言、行动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人的爱护,不至于使他们从电视、网络上寻求心灵的慰藉;

2、多安排一些足够诱人的户外活动。

如果想把孩子从电脑前拽走,就要有更吸引他的活动。父母们首先要推掉那些和朋友的聚会、应酬,节假日尽量陪孩子一起活动。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组织一些活动,比如带他去看他最喜欢的篮球比赛、看电影、去郊游、钓鱼,总之,用各种休闲活动日程将孩子的上网时间挤掉。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会逐渐发现,网络世界之外,居然也有如此多有趣的活动,渐渐地,就不再迷恋电脑了。

3、合理引导孩子,培养其他兴趣爱好。

不要为了挤占孩子上网时间,就给他们盲目地报各种补习班、学习班。报班未尝不是个办法,但要报得巧妙。你可以从日常观察中发现孩子的喜好,比如他喜欢跆拳道、乒乓球还是游泳?然后投其所好。这样做,孩子不会有任何逆反心理,反而易欣然接受。对于“宅童”们来说,这些以运动为主的兴趣班会比英语、数学等与学习有关的补习班,效果好得多。

4、鼓励孩子多参加社区活动,与同学保持现实交往。

这样可使孩子与社会保持接触,满足他们正常的交往需求,而不是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