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暑”将渐渐代替“中暑”

[ 作者:掌握健康 创建时间:20130619 来源:掌握健康 ]

众所周知,中暑是夏天里最易发生的疾病,防中暑也成为夏天里必不可少的工作。可如今的夏日,阴暑也渐渐成了人们积极防范的疾病。什么是阴暑?阴暑与中暑有何区别?

按中医理论,在风、寒、暑、湿、燥、火过偏的六淫中,暑属外邪,这与季节、工作环境有很强的相关性。

暑邪致病有阴阳之分,在暑热或高温环境下作业而中暑者,属“阳暑”,即俗称“中暑”;而在暑热时节,过食生冷,或贪凉露宿,或冷浴过久所致的热病,俗称“中于寒”,属“阴暑”。暑邪为火热所化,主升散,多挟湿。

其临床症状有高热、汗出、口渴喜饮、尿少短赤、头痛、头晕、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体温升高(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气短、倦怠或猝然昏倒,不省人事。

如今,整个夏天生活在空调间里的人不在少数,因此阴暑的发生率比以前大大增加。夏日里如何预防“阴暑”呢?

1、在睡眠和纳凉之时,不要过于避热趋凉,使用空调时,温度不要太低,最好保持在26℃左右。特别是睡眠时要合理使用电扇,不对头直吹。空调温度保持在26℃以上,空调一般开2~3小时应停半小时后再用。

2、不要久卧阴寒潮湿之地、在树荫下乘凉时间过久。

3、注意饮食与休息。高热身体不适时应多饮水,保持饮食清淡,可常喝些稀饭、淡菜、菜汤、豆浆、水果汁等。

4、不要用冷水急速降温。从事体育运动或烈日下劳作回屋后,只需将身上的汗液擦干即可,等皮肤温度降下后再用温水洗澡;更不要快速饮用凉开水或冰镇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