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上门,别害怕

作者:掌握健康      创建时间:20160331      来源:掌握健康

【编者导读】“走起路来慌慌张张,手抖动得连筷子都拿不稳,说话越来越含糊,表情僵硬失去了笑容……”帕金森病患者常把发病的感觉形容为一点点地折磨,最终把人击垮。如今,帕金森病已成为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的严重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致残性疾病。

然而,帕金森病现在已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因受脑外伤、吸毒等因素影响,年轻人也有可能患上帕金森。临床数据显示,50岁以下的帕金森病患者不断增多,30多岁的年轻患者也屡见不鲜,甚至有十几岁的患者。帕金森已经走进年轻人的世界中了。

编辑/雪娇;图片/华子

警惕帕金森找上门

帕金森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但刚开始时,我们却很容易忽略它的症状。人到中年之后,总会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症状找上门,一些是中老年人正常的症状,一些却是帕金森的前兆。

1、颤抖。帕金森患者早期会发现自己的手指、整个手、下巴或者嘴唇控制不住地颤抖。有时候在坐着或者全身放松时,腿部也会颤抖,这些都是帕金森疾病的早期征兆。

2、写字越来越小。与以前相比,用笔写出来的字突然变小了,也是帕金森病的征兆之一。除了字变小,字的笔画或者字与字的距离还有可能变得拥挤,让你的字体产生很大的变化。

3、睡眠变差。睡眠当中肢体的突然运动是帕金森病的早期征兆。帕金森患者在睡得正熟的时候,可能会无意识地翻滚、踢脚或者出拳。如果,这种情况频繁发生,那么应该去做帕金森病检查。

4、行动不便。帕金森患者可能会感到身体、手臂和腿部僵硬。如果你在走路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手臂不会自然地摆动,或者别人说你的走路姿态很僵硬,那么应该去做一个检查。还有的患者在早期感到自己的肩膀或者臀部僵硬、疼痛,走路时感到自己的双脚就像陷入了地里。

5、声音变小。帕金森患者虽然自觉在用正常音量说话,但旁人仍然会感到他们说话的声音变轻柔了或者是嗓子变嘶哑了。有的时候,你以为是别人听不清,但其实是你的声音变小了。如果嗓子突然出现了嘶哑或其他症状,而且持续时间长的话,就应该去医院查看。

编辑/雪娇;图片/华子

不要“帕”,衣食住行慢慢来

帕金森作为一种没有药物治疗的疾病,一旦患上会给病人和家属带来巨大负担。疾病难以预料,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慢慢改变,对帕金森病人的日常护理可以从衣食住行等细微处慢慢来。

1、衣服要买宽松吸汗的,扣子要少,可以买有拉链的衣服,方便患者自己穿衣服。

2、饮食要均衡。这对帕金森患者来说非常重要,平时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适量吃豆制品,限量吃肉,每天晚上喝一杯牛奶对身体都是非常有益的。

3、给患者专门准备一把平直靠背的带扶手的椅子,特别是坐下去以后再站立困难的患者,需要硬的支撑和扶手的帮助。

4、地面尽量平坦。因为患者可能会丧失平衡感,容易摔倒。

5、适当运动:帕金森病人大多不爱动,也忽视运动。长时间少动后,身体姿势和关节都会变形,关节固定,最后变得不会动。要延缓这个过程,最好的方法就是日常锻炼,散步是最好的运动,让各部位的肌肉关节都动起来,但要注意安全。对于卧床患者,家人可以帮他做一些关节被动运动,防止因为关节等的固定导致身体的僵硬。

编辑/雪娇;图片/华子

小心帕金森和抑郁联合攻击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是大脑的某些功能区域发生了病变所导致的。如果这些部位的病变累及控制情绪、情感的功能区域,就会导致抑郁、焦虑等症状。而且在帕金森病早期,甚至是帕金森的运动症状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就会出现这些非运动症状。

据调查显示,大约有一半的帕金森患者有抑郁的问题。

当发现患者由活泼慢慢地变得沉默寡言、内向;由干净利索变得不修边幅、邋遢,不爱拾掇自己,也不在意自己外表等的时候,家属就要警惕患者是不是出现抑郁了,以便及早就医。

帕金森病出现抑郁,会给患者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如果是早期就出现抑郁症,而此时帕金森典型的运动症状尚未出现,或者不明显,那么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后果就非常严重。有的患者被诊断为帕金森后,出现了抑郁症,就不太会配合治疗,比如不按时吃药,甚至不吃药,就会影响帕金森治疗的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帕金森的运动症状导致患者无法自理或者正常活动时,就要给予必要的辅助。从精神心理的角度来讲,家属还要帮助患者舒缓内心的焦虑、恐惧,给予足够的情感支持。

编辑/雪娇;图片/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