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导读】元旦已经结束,春节即将来临,人流量逐渐增大的同时,传染病也有卷土而来的趋势。近日,浙江某些地区发现几例手足口病,许多家长以为手足口病只是普通的拉肚子而已。其实不然,此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临床表现,少数可引起心肌炎、脑炎、脑膜炎,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潜伏期3~7天。发疹前可有不同程度的低热、头痛、纳差等前驱症状,1~3天后手、足、口部出现皮损,初为红色斑疹,很快发展为2~4mm大小的水疱,疱壁薄,内液清亮,周围绕以红晕,水疱破溃后可形成灰白色糜烂面或浅溃疡。皮损可同时发生于手、足、口腔,也可呈不全表现,以口腔受累最多见。病程1周左右,愈后极少复发。
本病并发症不常见。少数患儿可并发无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其症状是发热、头痛、颈直或背痛。其他并发症有:心肌炎、脑炎、肺水肿、脊髓灰质炎样肢体瘫痪、过敏性紫癜等,多发生于发病后2~5 天,如不及时治疗,可能致命。
感染后,患儿体内会产生该种致病病毒的相应抗体,以后基本上不会再得此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但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不止一种,所以,如果感染其他的病毒,还是可以再次致病的。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主要感染对象是5岁以下婴幼儿,但成人也有可能得病,易感性随年龄增长而降低。本病一年四季均易发,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主要传播方式有:
1、人群密切接触。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
2、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3、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