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自闭症患者 予未来一个希望

作者:掌握健康      创建时间:20120402      来源:掌握健康

【编者导读】平时,当我们碰见一个比较孤僻,不太愿意跟别人交流的孩子时,或许会下意识地怀疑他有自闭症。然而,究竟怎样的孩子才算自闭症患儿?对于自闭症患儿我们又能给予些什么帮助?在4月2日“世界自闭症日”到之日,让我们一起认识孤独症,关注孤独症患者及家庭,为他们营造更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大特征可初步判断有无患自闭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有一个十分可怕的名字,叫“精神癌症”, 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起病于婴幼儿,病因不明,根据学者对其的相关研究,目前认为,孤独症是由于外部环境因素(感染、宫内或围产期损伤等),作用于具有孤独症遗传易感性的个体所导致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

虽然,发病原因还不明确,但现在,业内都认为,自闭症是因基因导致的终生疾病,其严重程度,远甚于大众的想象。而对于大多数患儿来说,3岁前就会有些症状表现出来,只要家长们细心观察,肯定能尽早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1、语言功能发育不好;

2、目光接触差,跟人家交流时,从来不会看着对方,眼神总是飘忽不定;

3、从来不跟别的孩子玩游戏,自己有特别奇怪的爱好,甚至跟最亲密的人也建立不了感情的交流。

如果家长发现自己家的孩子有这些问题的话,那就很有可能是自闭症,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找专业的培训干预机构来帮助孩子。

“天使”需关爱

《生命时报》上曾刊出这样一篇文章:“吾儿,在你的生日之外,还有一天对你父亲和整个家庭来说都意义重大。那天,你被诊断为自闭症,你才两岁零六天,那天你真可爱,一路上“咯咯”笑个不停,一点都不像个有问题的孩子。可你都两岁了,不会说话、没叫过爸爸妈妈、不跟小朋友玩、也不玩玩具;叫你名字你从来都没反应,就像聋子;你成天就喜欢进厨房,提壶盖拎杯盖的。你这个样子我怎么能放下心?……”这封父亲写给自闭症儿子的信,曾触动无数人心灵。

社会大多对自闭症的认识不多,接受度很差,孩子长大后几乎没有办法融入社会。一位妈妈告诉记者,她的孩子已经13岁了,出现一些青春期孩子的烦躁、冲动等表现,每天总想往外跑,可没有一个中学可以接受这个孩子。从美国接受专业孤独症培训的注册行为分析师张苗苗表示,“在国外,一个行为分析师可以带领社工等组成一个团队,每年可以帮助大约200个家庭;而在中国,不仅专业的培训师太少,而且很少有人愿意做这方面的工作,自己一年拼尽全力,最多也只能帮助40个家庭进行正规的康复治疗。”得不到正确的训练和康复,孩子将来融入社会就更无希望。

虽然,以现在的条件接受治疗后,只有1%—2%的自闭症患儿能恢复正常,但要是不及早接受治疗的话,只会让孩子的病更严重,甚至有些孩子会有很强的攻击性和破坏性。而要是能尽早给患儿做些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社会技能训练、教育干预和职业干预的话,不仅能让这些孩子有更好的生活质量,对于家人来说,照顾起来,也会更简单方便。

家长不要轻言放弃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患儿的父母,由于孩子患有自闭症,家庭矛盾频出,到最后求医无门而选择遗弃孩子,甚至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可见,在对自闭患者的康复治疗过程中,家庭所面对的一些现实问题首当其冲。那么家长们常见的认识误区有哪些?

1、忽视早期症状,错失救治良机:

许多父母不愿意承认孩子已经患上孤独症这个事实,多认为自闭是由于与孩子交流太少,因此而耽误了治疗时机。

2、认为自闭症孩子的治疗是阶段性的:

很多家长以为孩子在经治疗几年后就会康复。其实,患者一旦被确诊为自闭症,对其的干预将会是伴随终生的,只是因为个体因素不一样,在干预的强度上会有轻重之分。

3、没有意识到干预训练需随时随地进行:

很多家长认为只有在机构和学校中才是干预和治疗,领回家后就可以不用训练。正确的做法是持续训练,不管谁面对孩子,都要采取科学的方法来进行训练。

4、忽略训练背后的意义和目标:

自闭症患儿最终的训练目标是为了提高他的社交能力,为此需要很多教育辅助媒介和各样方法手段,如教孩子画三角形,并不是为了把三角形画得有多好,而是为了提高在画三角形过程当中所体现的社交能力和水平,应对他的主动的社交沟通表示赞同与肯定。

孤独症孩童的潜力依然是无限的,端看大人如何去教育与雕琢,所以千万不要轻言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