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导读】是不是头痛在一边就是偏头痛?事实上,“偏头痛”在医学上有特定的症状与病因,不是泛指半边的头痛。偏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头痛类型之一,多于青春期起病,以女性为多,常有家族史。头痛多呈周期性发作,一般局限于一侧,也可全头痛。
根据头痛发作前有无先兆症状,可将偏头痛分为典型偏头痛和普通型偏头痛,另外尚有临床较少见的特殊类型偏头痛。
一、普遍型偏头痛(不伴先兆):
这种类型的偏头痛最常见。开始仅为轻到中度的钝痛或不适感,约2/3的患者为一侧性头痛,也可为双侧头痛,数分钟或数小时后转为严重的搏动性痛或跳痛,伴恶心、呕吐或畏光,疼痛可放射至上颈部及肩部。
一般持续4~72小时,睡眠后缓解。发作间歇正常。
若90%的发作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则称月经期偏头疼。
二、典型偏头痛(伴有先兆):
1、先兆期:视觉症状最常见,如畏光,眼前闪光、火花,或复杂视幻觉,继而出现视野缺损、暗点、偏盲或短暂失明。少数病人可出现偏身麻木、轻度偏瘫或言语障碍。先兆大多持续5~20分钟。
2、头疼期:常在先兆开始消退时出现。疼痛多始于一侧眶上、眶后部或额颞区,逐渐加重而扩展至半侧头部,甚至整个头部及颈部。
头痛为搏动性,呈跳痛或钻凿样,程度逐渐加重发展成持续性剧痛。常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一次发作可持续1-3日,发作间歇正常。
偏头痛的历史相当古老,可以追溯到公元前。而关于导致这种古老疾病的病因,至今没有完全定论,主要是跟遗传、性别、疲劳、血管炎症、饮食结构等有关:
1、神经精神因素:
当身心受到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时,往往会产生忧虑、焦虑等情绪,从而导致偏头痛的发作。据调查,有84%的忧郁症患者都会伴有偏头痛的症状。
2、饮食因素:
饮用过量咖啡,会使血管扩张而刺激神经引发偏头痛;饮酒过多,酒精中的乙醇作用于血管,同样会造成偏头痛;吃过凉的冰淇淋,也会感到头疼。
3、睡眠因素:
这是比较常见的偏头痛的原因。另外紧张的工作也会引起相似的偏头痛的症状。
4、疾病因素:
引起颅内外炎症、损伤的各种原因,或因肿物压迫等原因导致血管牵引、伸展、移位、扩张,脑膜受刺激,肌肉收缩,直接刺激支配头面部的感觉神经等,都能引起偏头痛。
5、内分泌因素:
偏头痛多见于青春期女性,在月经期发作频繁,妊娠时发作停止,分娩后再发,而在更年期后逐渐减轻或消失。而说明偏头痛和内分泌及雌激素有很大的关系。
6、气候因素:
气候的变化也易引发偏头痛的出现,如暴晒、吹风、寒冷刺激等。
偏头痛需要正规的就医和必要的药物治疗,同时,生活上的调整也很重要。比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起居、睡眠充足而不过量、避免过劳、放松心情等,虽有些老生常谈,却是自我调养的不二法门。
某些人可能会注意到自己特别的诱发因素,如食物、酒类、气温的剧烈变动,或炎夏时进出冷气房等,那就可以自我提醒,避免类似状况,即可预防偏头痛。
还有研究显示,规律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都可以改善体质预防头痛。
那么,一旦偏头痛发作该如何缓解呢?
1、冰袋冷敷:将冰块放在冰袋里或用毛巾包好,敷在头疼部位。等头部血管收缩后,症状自然会减轻。
2、按摩头部:对头部进行力度适中的按摩,是缓解偏头疼的有效方法。太阳穴是偏头痛按摩的重要穴道,你可以用食指来按压,也可以用拳头在太阳穴到发际处轻轻来回转动按摩。
3、头缠毛巾:疼痛时,使用毛巾或柔软的布条松紧适宜地缠在太阳穴周围,如此可达到抑制血管扩张、缓解疼痛的目的。
4、躺下来休息一会儿:如果有条件的话,在偏头疼发作时,不妨在光线较暗、四周安静的房间里休息一会儿,一般来说,只要睡上半个小时,偏头痛就会有所减缓。
5、饮用绿茶:绿茶对缓解偏头疼有效果,所以,可以适量地饮用绿茶来克服严重的偏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