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导读】8月7日,刘翔在男子110米栏预赛中不幸受伤,经医生诊断,确认为右脚跟腱撕裂。刘翔顽强拼搏的精神值得我们高度学习和赞扬,我们也衷心祝愿他能早日康复。其实,运动损伤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运动损伤,以及它们的处理方法。
骨折是指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被破坏,多由外伤引起。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骨折局部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也可出现肢体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
按骨折端是否与外界相通,可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此外,还可根据骨折的程度、形态、稳定性和骨折后的时间作出其他分类。
骨折可引起多种早期并发症,如休克、组织器官损伤、脂肪栓塞综合征等,所以一旦出现骨折,就应立即进行救治:
1、抢救生命:这永远是首要原则。如伤者心跳、呼吸已经停止或濒于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昏迷病人应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其口咽部异物;伤口大量出血,先行加压包扎止血。
2、伤口处理:开放性伤口的处理除应及时恰当地止血外,还应立即用消毒纱布或干净布包扎伤口,以防伤口继续被污染。伤口表面的异物要取掉,外露的骨折端切勿推入伤口。
3、简单固定:急救时的固定是暂时的,因此,应力求简单而有效,可就地取材,如木棍、板条、树枝、手杖或硬纸板等都可作为固定器材,其长短以固定住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为准。如找不到固定的硬物,也可用布带直接将伤肢绑在身上,骨折的上肢可固定在胸壁上,使前臂悬于胸前;骨折的下肢可同健肢固定在一起。
4、安全转运:经以上现场救护后,应将伤员迅速、安全地转运到医院救治。转运途中要注意保暖,避免摇动和震荡。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脊椎骨折的伤员,千万不能把他扶起来,搬运时也绝对不能一人抬肩一人抬腿,因为这样可能会损伤脊髓和神经,造成不可恢复的瘫痪。
肌肉拉伤指由于肌肉的猛烈收缩或过度牵引超过了本身所能承担的限度,而引起的肌肉组织损伤。常见于大腿后群肌、腰背肌、小腿三头肌、大腿内收肌群。
本届奥运会,刘翔因为跟腱断裂而退赛。那么跟腱断裂属不属于肌肉拉伤的一种呢?答案当然是不!跟腱是足跟与小腿之间的肌腱,是人体最强壮的肌腱。跟腱断裂时,伤者觉得足跟部被人打了一棍或踢了一脚,出现跛行和不能单足提踵,可有肿胀淤血,但不会有明显的疼痛,多被误认为软组织损伤而漏诊。
而肌肉拉伤后,可出现局部剧痛、肿胀(严重时可有皮下淤血),触之发硬,活动明显受限。此时应立即处理,用冷水冲或用毛巾包裹冰块冷敷,然后拿绷带适当用力包裹损伤部位,抬高患肢。疼痛严重者,可口服止痛药。
24小时后拆除包扎,外贴活血消肿膏药,也可轻轻按摩、理疗等。拉伤严重,如肌纤维大部分断裂或肌肉完全断裂者,要尽快送往医院处理。
为预防肌肉拉伤的发生,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是最关键的,运动时要注意合理控制运动量、掌握正确的技术要领,运动后及时做恢复性动作,比如按摩放松等。
相信每个人,都有因地面不平、身体失去平衡而扭到脚的经历。在医学术语里,这是典型的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
关节韧带损伤是指在间接外力作用下,使关节发生超范围的活动而引起的损伤。最容易发生在腕关节、手指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
急性损伤发生后,局部会出现疼痛、肿胀淤血,此时应马上用冷水冲或用冰块冷敷,然后覆盖绷带加压包扎,抬高患肢。
24-28小时后,用毛巾热敷或按摩消肿促进血液吸收。热敷时,温度不要太高,时间不宜过长,按摩时手法也不宜太重,以免加重渗出、水肿或发生再出血。
早期正确处理关节韧带扭伤非常重要。因为韧带组织不易再生恢复,如果处理不当或误诊,可转成慢性疾病,遗留功能障碍,以后易再次扭伤。
为了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应注意动静结合,在没有疼痛感觉的前提下进行早期活动。基本痊愈后,应加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练习,提高关节的相对稳定性。
关节脱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脱臼,也十分常见,主要是由于直接或间接的暴力作用,使关节面脱离了正常的解剖位置。局部关节疼痛明显、畸形、肿胀明显。
一旦发生脱臼,不可乱伸乱扭,更不可揉搓脱臼部位,应先冷敷,扎上绷带,妥善固定后送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