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导读】手气正好,担心上厕所会让自己输掉,近日,牟平一男子在与朋友打麻将时,为了能够赢回输掉的钱,坚持7个小时不上厕所,结果导致膀胱破裂,幸好抢救及时,挽回性命。大家应该都有憋尿的经历,但要提醒的是,不可养成长期憋尿的习惯,因为经常憋尿不仅会导致尿路感染、膀胱炎、不孕不育,还可加重高血压及心脏病患者的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猝死。
憋尿对女性造成的危害比男性更大。这是由于,女性腹腔内器官结构较复杂,内生殖器官与膀胱“同居”于盆腔内,关系“紧密”,子宫位于膀胱后面,正常呈前屈前倾位。憋尿使膀胱充盈,充盈的膀胱便会压迫子宫,使子宫向后倾斜。B超检查时,憋尿是短时偶然情况,通常对患者不会造成损害。但如经常憋尿,子宫后倾则难以复位。
子宫后位分为三度。如果膀胱压迫子宫后倾为二度,就会妨碍经血流出,此时可出现严重的痛经症状。如果子宫发生三度后倾,会因为子宫体压迫骶骨前面的神经,导致性交疼痛,严重的将会引起不孕症。
另外,女性不像男性有内外两个尿道括约肌,只靠单一括约肌来控制憋尿,因此,如果长时间憋尿,括约肌会疲劳、无力,从而导致尿失禁的发生。
同时,因为女性的尿道口接近肛门、会阴部,局部潮湿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故女性憋尿更易诱发尿路感染、肾盂肾炎等疾病,出现排尿困难、尿不尽、尿频、血尿、尿灼热、下腹不适或疼痛等症状。
天冷了,很多女性为避免憋尿和频频跑厕所,就减少喝水的次数。但是,多喝水却是避免女性尿路感染最有效的方法。可以喝白开水,也可以喝含有维生素C的饮品。因为有研究表明,常喝含有维生素C的饮品,例如橙汁、猕猴桃汁等,能够提高女性尿液酸度,帮助女性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当然,女性也要养成两小时左右就排尿一次的习惯,让尿液及时排泄出去,避免细菌在尿路繁殖。儿科门诊常有幼儿因下腹疼痛、哭喊不停而来求诊。经医生诱导和检查,孩子把尿排出后,腹痛很快就消失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原来,有些刚入托儿所和幼儿园的孩子,想小便又不敢叫老师,也有的家长为赶上班没有让孩子及时排尿。其实,幼儿憋尿对生长发育十分有害。
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孩子来说,憋尿不仅能引起上述的泌尿系统损害,还容易对神经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排尿是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条件反射,长期憋尿就会损伤膀胱内的感觉神经功能,干扰神经系统的正常调节功能;胃肠功能和交感神经也会发生暂时性紊乱,血压明显升高。
少数孩子由于经常憋尿,还会发生精神性遗尿,即膀胱内尿液不多时也想小便,或者一听到滴水声音、一看到厕所就想马上小便。
另外,幼儿常憋尿,膀胱内括约肌和逼尿肌常处于紧张状态,如憋尿时间过长,膀胱充盈过度,在外力使用下,还会导致膀胱破裂引起出血休克。同时,憋尿还会引起幼儿坐立不安,精神紧张,容易造成注意力分散,思维活动紊乱,从而影响孩子学习和活动。
因此,家长和老师,对幼儿憋尿切莫大意,应教育其养成有尿就排的好习惯。活动、游戏前后应让孩子及时排尿。家长在家中也应重视和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饮水、排尿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