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寒冷谨防一氧化碳中毒

作者:掌握健康      创建时间:20130107      来源:掌握健康

【编者导读】入冬以来,全国各地气温持续走低,连日来的低温降雪天气使各地一氧化碳中毒进入高发期。2012年12月30日至2013年1月3日中午,深圳市120一共接到一氧化碳中毒报警29宗,其中2人死亡;昆明市3人车内烤火取暖,致一氧化碳中毒,一死两昏;1月3日,杭州一16岁女孩也在洗澡时因一氧化碳中毒身亡。

哪些情况会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可燃性有毒气体,它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气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高200~300倍,所以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其失去携氧能力,造成组织窒息。

一氧化碳中毒(即煤气中毒),大多由于煤炉没有烟囱、烟囱闭塞不通,或因大风吹进烟囱、使煤气逆流入室,或因居室无通气设备所致。北方冬季发生的一氧化碳中毒多是用煤炉、火炕取暖所致,也有城市居民因煤气管道泄漏而致中毒。

另一种常见的一氧化碳中毒情况是车内空调取暖。汽车门窗大多气密良好,车内外的空气难以进行对流,只有在车子开动后,空气通过空调设备才产生对流。所以,如果车子停驶时,仍开放空调,发动机排出的一氧化碳便可能逐渐聚集在车内,加之车内人员呼吸耗氧而排出二氧化碳,时间一长,车内氧气逐渐减少,乘员便会不知不觉中毒而失去知觉,严重时会丧失生命。

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表现和急救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轻重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接触时间长短、患者的健康情况有关,通常分为三度:

1、轻度中毒:头痛、头晕、头胀、耳鸣、恶心、呕吐、心悸、站立下稳,有短暂的意识模糊。

2、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加重外,颜面潮红,口唇呈樱桃红色,脉快多汗,步态蹒跚,嗜睡,甚至昏迷。

3、重度中毒:除昏迷外,主要表现有各种反射明显减弱或消失,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口唇苍白或紫绀,大汗,体温升高,血压下降,瞳孔缩小、不等大或扩大;呼吸浅表或出现潮式呼吸。可发生严重并发症,如脑水肿、肺水肿、心肌损害、休克、酸中毒及肾功能不全等。

一旦发觉自己一氧化碳中毒,应趁着意识清醒,尽量在地上匍匐爬行,避免猛然站起,引起血液回流晕厥过去,然后应迅速逃离煤气中毒现场。

若发现他人一氧化碳中毒,也应及时施救:

1、首先迅速打开门窗,让室内空气保持流通,并且为患者松解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查找煤气漏泄的原因,及时关闭,并且拨打急救电话120。

2、对于中度中毒、并且神志不清的患者,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导致窒息。

3、如病人情况严重,则应迅速对其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具体操作请参考“掌握健康—急救库—心肺复苏”),然后送医。

一氧化碳中毒的认识误区和预防措施

天气转冷,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变得愈加重要。我们只有科学的认识,才能避免危险的发生。

误区一:中毒患者冻一下会醒。

很多人认为寒冷能刺激精神,使人保持清醒。实际上,寒冷刺激不仅会加重缺氧,更能导致末梢循环障碍,诱发休克和死亡。因此,发现一氧化碳中毒后一定要注意保暖,并迅速向120呼救。

误区二:认为有臭渣子味就是一氧化碳。

一些劣质煤炭燃烧时有股臭味,会引起头疼头晕。而一氧化碳气体是无色无味的,是碳不完全燃烧生成的。所以认为屋里没有臭渣子味儿就不会中毒是完全错误的。

误区三:清水可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科学证实,一氧化碳是不溶于水的。

误区四:中毒患者醒了就没事。

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必须经医院的系统治疗后方可出院,有并发症或后遗症者出院后应口服药物或进行其他对症治疗。

另外,做好以下预防措施也是非常必要的:

1、冬季天气寒冷时,尽量不要使用煤炉或燃气取暖。如果使用的话,应该安装排烟管道,并且仔细检查管道是否畅通、不漏气。煤炭要烧尽,煤炉不要闷盖。

2、在家庭使用煤气时,如果发现火焰的颜色是红色,那么就要注意了,这是火焰燃烧不完全的现象。正常的火焰颜色应该是蓝紫色的。同时,如果,一次没有打着火,就应该稍等一会再打火,等煤气散尽。

3、屋内应该经常开窗,一个流通的室内环境可以避免80%以上的煤气中毒事件。

4、热水器应该与浴池分开,燃气热水器使用时浴室及热水器所在的房间都要保持通风,洗浴时间不宜过长,更不要多人连续洗澡。

5、如果汽车长时间打着火,而不开动,就应该打开一点车窗,以防尾气回流,引起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