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导读】1年前,25岁的市民周小姐突然长了一颗牙齿,一年来牙齿反复疼痛,每次牙痛得厉害,周小姐就会想,等过了这一阵,一定要去拔掉,但每次不那么疼的时候,忙于工作的她又无暇去拔牙。最近连续加了5天班的她再次受到牙齿发炎的困扰,半边脸都肿了,别说吃饭,张口说话都有些困难,到医院检查后才得知,原来是她的智齿在作怪。智齿拔与不拔一直都是很多人纠结的问题,那么智齿到底要不要拔呢?
智齿,学名第三磨牙,是指人类口腔内、牙槽骨上最里面的上下左右各一的四颗第三磨牙,一般是于16岁或之后才生长出来。相较于幼儿时期长出的乳齿与儿童时期更换的恒齿,智齿通常是在人类心智已经趋于成熟时才长出,故称它为“智齿”——智慧之齿。在智齿的生长方面,个体差异很大,有的人20岁之前,有的人40、50岁才长,有的人终生不长,这都是正常的。而且四颗智齿也不是都必然会长全,某些人的智齿可能只长1至2颗,有的智齿甚至长到一半就不再生长,这种情况称为智齿阻生。
从现代医学的观点看,智齿是人类进化过程中遗留下来的进化不完全的痕迹物,是一种“痕迹器官”。
在人类从猿进化而来的过程中,下颚体积逐渐变小,留给智齿的颌骨空间也越来越小。而在类人猿及人类的童年时期,青年人有几颗牙齿或大多数牙齿因啃食生的兽肉、骨,而导致牙齿脱落是件很平常的事,这个时候掉了牙齿后的空间刚刚为长出来的智齿留下了空间。
但随着社会进步与发展,现代人吃得都很精细,不需要像古人要那么强的咀嚼功能,而且人的颌骨也变小了,人的牙齿的数量还是32颗没有变,在相对较小的颌骨上排列和原来一样多的牙齿就很拥挤。所以智齿实际上是多余的。
容纳牙齿的颌骨不断退化变小,因而智齿阻生是必然的结果。其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反复发作的冠周炎。阻生的智齿牙冠周围软组织与牙齿之间形成一盲袋,引起食物、细菌的积存,抵抗力下降时,出现冠周炎是必然的。一般的消炎治疗治标不治本,因此冠周炎会反复发作,如果治疗不积极的话,有可能形成口腔颌面间隙的感染。
2、龋齿。位置不正的智齿与第二磨牙之间容易积存食物残渣,而且不易清洁,一般数月可形成龋齿,直接破坏牙体组织。
3、侵犯邻牙。由于大多数智齿是前倾阻生的,约呈45度角顶在第二磨牙上,从而形成一个牙冠夹角,容易嵌塞食物,久之导致第二磨牙龋坏,甚至牙髓炎,就算没有那么严重也会影响第二磨牙的寿命。
4、颅下颌紊乱症。阻生的智齿往往不能与对颌牙齿建立正常的咬合关系,长时间可导致颞下颌关节弹响、张口疼痛、夜磨牙等症状,对轻壮年的身心健康影响较大。
5、此外有证据表明一些阻生智齿是某些三叉神经痛的病灶所在。
很多人对智齿该不该拔存有很大疑问。事实上,不是所有的智齿都要拔掉,临床有10%的智齿是可以保留的,只要你的智齿生长的位置很正,咬合关系正常,且智齿冠周软组织没有发炎和疼痛史,不会经常引发炎症,你的智齿就可以保留。
拔除智齿存在一些风险,因为智齿生长的位置是三叉神经的一个分支,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影响口腔内的感觉甚至视觉。同时,糖尿病、心脏病等患者,易在拔除中引起并发症,故要慎重。
然而,若智齿存在着蛀牙、不易清洁、影响邻牙、没有对咬牙、阻生的情况,应考虑尽早拔除。
拔牙后当天不要漱口刷牙,拔牙前一定要吃早餐或午餐。因为在打麻药和拔牙过程中,如果血糖过低,容易引起晕厥。复杂的智齿拔除后,通常会有肿胀、疼痛、开口困难、吞咽疼痛等现象,拔的时间越久,出现面颊部肿胀的可能就越大。口服消炎药,一般3~5天肿胀就会消退。一周内最好不要抽烟喝酒,勿刺激伤口。
当然,如果你不想拔除智齿的话,应该尽量做到:
1、不用舌头去舔智齿;
2、按摩,从脸上揉里面,轻轻的,揉到稍微有一点疼就行了,每天大约40~50下;
3、吃饭后一定要漱口,最好是盐水;
4、吃些清火的食物,如苦瓜、莲子、菊花茶、金银花茶等;
5、疼的比较厉害时,可以用点消炎药;用冰块冷敷,也可以缓解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