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的杀手——高脂血症

作者:掌握健康      创建时间:20130121      来源:掌握健康

【编者导读】你是否也曾被医生告知血脂过高、胆固醇过高?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高脂饮食机会增多,加上缺乏运动,血液中的脂肪由于没法燃烧、消耗而积聚,从而导致高血脂。

为什么会出现高血脂症

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高脂血症(高血脂)是指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脂蛋白过高和血清高密脂蛋白过低的一种全身脂代谢异常。

高脂血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占多数,是脂质和脂蛋白代谢遗传缺陷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1、遗传因素:可能发生在细胞水平上,主要表现为细胞表面脂蛋白受体缺陷以及细胞内某些酶的缺陷,也可发生在脂蛋白或载脂蛋白的分子上,多由于基因缺陷引起。

2、饮食因素:高脂蛋白血症患者中有相当大的比例与饮食因素密切相关的。糖类摄入过多,可影响胰岛素分泌,加速肝脏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易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症。另外胆固醇和动物脂肪摄入过多与高胆固醇血症形成有关,其他膳食成分(如长期摄人过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膳食纤维摄入过少等)也与本病发生有关。

继发性高脂蛋白血症多继发于代谢性紊乱疾病(糖尿病、肝肾疾病、胰腺疾病、液性水肿、甲状腺功能低下、肥胖、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与其他因素(年龄、性别、季节、饮酒、吸烟、饮食、体力活动、精神紧张、情绪活动)有关。

血脂和脂蛋白通常随年龄增长而增高,这是因为老年人血脂和脂蛋白的代谢全面降低的结果。一般来说,男性到50岁,女性到65岁左右,胆固醇和三酰甘油达到峰值。

高脂血症的危害

高脂血症可见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近年来,年轻患者的比例有所增加,多数患者无任何症状和异常体征,而于常规血液生化检查时被发现。而高脂血症的危害是隐匿、逐渐、进行性和全身性的,常常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基础,但又可能并不表现出明显的症状,因此,高脂血症亦被人称为“无声的杀手”、“多病之源”。

高脂血症的主要危害是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引起早发性和进展迅速的心脑血管和周围血管病变,其中最常见的一种致命性疾病就是冠心病;在脑动脉,可以引起脑供血不足、脑梗塞、脑栓塞;在肾脏,可以引起肾动脉硬化乃至狭窄、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在下肢动脉,可以引起下肢动脉硬化乃至狭窄,表现出间歇性跛行,或下肢动脉闭塞,坏死。

此外高脂血症还可导致脂肪肝、肝硬化、胆石症、胰腺炎、眼底出血、失明、周围血管疾病、跛行、高尿酸血症。有些原发性和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还可出现腱状、结节状、掌平面及眼眶周围黄色瘤、青年角膜弓等。

高脂血症可作为代谢综合征的一部分,常与肥胖症、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等疾病同时存在或先后发生。

从生活入手,简单降血脂

很多人认为降血脂是很复杂的事情,其实从生活细节入手也能达到降血脂的目的。发现高脂血症后,首先应进行饮食调整、改善生活方式以及对上述影响因素加以控制。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药物治疗。具体包括:

1、限制高脂肪食品:高脂血症患者,特别是血总胆固醇升高者,必须先进行饮食调整,长期坚持饮食疗法可使血脂下降10%甚至20%,轻度血脂异常者,不一定要服药也可能使血脂降至合适水平。饮食上应严格选择胆固醇含量低的食品,如蔬菜、豆制品、瘦肉、海蜇等,尤其是多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可以减少肠内胆固醇的吸收。

2、做菜少放油,尽量以蒸、煮、凉拌为主;少吃煎炸食品;限制甜食。

3、减轻体重:对体重超过正常标准的人,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轻体重,以每月减重1~2公斤为宜。降体重时的饮食原则是低脂肪、低糖、足够的蛋白质。

4、加强体育锻炼: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加热能的消耗,还可以增强机体代谢,提高体内某些酶,尤其是脂蛋白酯酶的活性,有利于甘油三酯的运输和分解,从而降低血脂。

5、戒烟、限酒:适量饮酒,可使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明显增高,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因此,适量饮酒可使冠心病的患病率下降,但酗酒或长期饮酒,则可以刺激肝脏合成更多的内源性甘油三酯,使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增高引起高胆固醇血症。此外嗜烟者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是不吸烟者的2~6倍,且与每日吸烟支数呈正比。

6、药物治疗:通过上述方法仍不能控制的高脂血症患者应加用药物治疗,药物的选择应由专业医生根据具体病情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