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N9忽明忽暗 解惑禽流感三大问题

作者:掌握健康      创建时间:20130415      来源:掌握健康

【编者导读】截至4月14日18时,全国共报告60例禽流感确诊病例,其中死亡13人。病例分布于北京(1例,死亡0例)、上海(24例,死亡9例)、江苏(16例,死亡1例)、安徽(2例,死亡1例)、浙江(15例,死亡2例)、河南(2例,0例)6个省市。针对来势汹汹的禽流感,它们从哪里来?哪些药物可以治疗H7N9病毒?板蓝根到底有没有预防效果?这是公众现在急于要得到答案的三大问题。

病毒从哪里来?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中科院发现H7N9病毒基因重配模式,该病毒或为中韩“混血”。对此,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专家回应称,“混血”的说法不科学,因为鸟类没有国籍,也不能说是哪个国家的鸟。其实H7N9禽流感病毒在东亚地区已经存在多年,只是因为偶然的原因,病毒发生基因重组变得能够感染人。在很早以前,在东亚地区H7N9禽流感病毒就已经被发现,包括韩国在内的科学家也曾检测到这一病毒。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才学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表示,此前国外曾检测到25株H7N9禽流感病毒,都是来自野鸟,这些病毒可以通过候鸟迁徙得以全球性传播。他介绍说,目前在北美和欧洲大陆都发现H7N9病毒,包括中国的近邻韩国和蒙古。中国与检出H7N9病毒地区同处于相同的候鸟迁徙路线,也就是所谓中亚、东亚到澳大利亚这条线,因此不排除候鸟迁徙将病毒带入我国的可能性。

研究人员说,研究发现H7N9的基因片段中有两个基因片段与东亚地区发现的野鸟中的禽流感病毒相似。在8个H7N9基因片段中H7基因片段是在浙江鸭群当中发现的,这与韩国科学家从迁徙的野鸟当中发现的基因片段匹配。N9的基因片段也与韩国科学家发现的基因片段匹配,其余的6个基因片段是从H9N2演变而来。此外,H9N2病毒在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的鸡群中也有发现。因此专家认为,基因重配的发生地很有可能就在中国的长三角地区,过程可能是因为亚欧大陆迁徙的携带着病毒的野鸟在自然迁徙的过程中和中国长三角地区的鸡群、鸭群自身带有的禽流感病毒基因重配,产生了经过变异的H7N9病毒。研究还发现,猪在此次重配过程中未发现中间宿主的作用。

哪些药物可以治疗H7N9病毒?

4月2日,卫计委发布《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3年第1版),对于确诊为H7N9的患者,方案指出“应尽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可选用奥司他韦(Oseltamivir),临床应用表明对禽流感病毒H5N1和H1N1感染等有效,推测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应有效”。

“奥司他韦”,商品名“达菲”。北京和睦家医院药剂师冀连梅表示,并不是只有达菲一种药物可以治疗H7N9流感病毒,因为此前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明确,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对于甲型流感病毒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冀连梅说,达菲是罗氏公司生产的磷酸奥司他韦的商品名,属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病毒药。目前,我国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批准上市的有磷酸奥司他韦口服剂、扎那米韦吸入剂以及刚刚通过快速审批批准的帕拉米韦注射剂。

我国是美国、日本、韩国等少数几个批准帕拉米韦上市的国家之一。早在2009年甲型流感H1N1流行期间,美国FDA就曾经快速批准帕拉米韦注射液作为临时紧急使用,用于口服和吸入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无效的患者以及必须静脉注射的重症患者。由此可见,快速批准帕拉米韦上市是有先例的。

尽管美国FDA还没有给出该药作为常规药品使用的许可,但一直许可该药在流感大流行时紧急使用。因此只要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均可能对H7N9流感病毒起到治疗的作用。

但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目前作为治疗药物推荐,并不推荐用于预防H7N9流感病毒。该药只在发病2天之内使用效果明显,因此一旦有疑似禽流感的症状出现,应第一时间去医院明确诊断,以便及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不仅如此,冀连梅提醒公众:错误使用或滥用达菲,会增加流感病毒的抗药性。

板蓝根到底有没有预防效果?

江苏省中医药局制订的《江苏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医药防治技术方案(2013年第1版)》4月3日发布,该方案中提出:服用板蓝根冲剂、玉屏风散颗粒可以用于预防H7N9禽流感。随后一些地方卫生部门也陆续发布H7N9禽流感预防的指导办法,其中也提到板蓝根可用于预防H7N9禽流感。一时间板蓝根销量大涨,南京、广州、沈阳、厦门等多地药房板蓝根基本脱销。

但有关中西医专家仍对中药茶饮、中药煎服的药效表示怀疑。以钟南山为首的专家认为,目前并没有开展对板蓝根预防H7N9效果的实验,所以不清楚板蓝根对预防H7N9是否有效,钟南山表示:“实验发现,对于预防H1N1、H3N2,板蓝根确实有些有效成分。”但很快地对板蓝根的预防效果作出结论是不恰当的。

主持制定《上海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的上海市中医药防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专家组专家表示,没有任何呼吸道症状的情况下,不主张通过药物(包括板蓝根等中药)来预防H7N9禽流感。目前该病毒是新型病毒,到底什么药可以预防还没有得到医学验证。

同时,在微博上,以@非典型医生为首的职业中医师表示反对滥用板蓝根来预防H7N9,他在微博中表示:“作为一名执业中医师,我对用板蓝根预防H7N9持反对态度:1、从中医理论来说,板蓝根药性苦寒,如幼儿或年老体虚者擅自服用,可能会使人体正气受损,导致免疫力下降,反增加得病风险。2、靠谱的中医,会对症下药,而不是万人一方。3、避免劳累,少去人群密集处,充足睡眠,不乱服中药。”

因此,就板蓝根对于H7N9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来说,官方与专家之间存在较大的相左意见,老百姓切不可过分迷信板蓝根的用途,从讲究卫生的角度预防H7N9才是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