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拯救生命的礼物

作者:掌握健康      创建时间:20130614      来源:掌握健康

【编者导读】今天是世界献血日,今年的重点是:献血是拯救生命的礼物,鼓励常规献血者继续献血,并且动员那些健康状况良好但又从未献过血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开始献血。对于献血,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担忧:献血后多久才能恢复失去的血液?出现头晕等现象是不是意味着献血不利身体健康?是否会增加感染机会?献血前后我应该注意什么?下面小编就为您来一一解答吧!

献血后多久能恢复失去的血液?

正常人的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左右,或相当于每公斤体重70-80ML。一个50公斤体重的人,约有血液4000毫升,而真正参与循环的血量只占全身血液的70%~80%,其余的则贮存在肝、脾等“人体血库”内,当人体出现少量失血时,贮存在“人体血库”中的血液,便会立即释放出来,随时予以补充。

血液是由55~60%的血浆和40~45%的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的。血细胞主要是红细胞,生命期约120天,它的机能是运送氧气到身体各部,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送到肺部随呼气而排出体外;其次是白细胞,生命期约7~14天,它能帮助人体抵御细菌、病毒和其他异物的侵袭,是保护人体健康的卫士;再者为血小板,生命期约7~9天,当人体出血时,它可以发挥凝血和止血的作用。血浆中的90%是水,其余为蛋白质、钠、钾、激素、酶等人体新陈代谢所需要的物质,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

即使不献血,人体内的血细胞每时每刻也会衰老死亡。献血200毫升,仅占全身血量的5%。

献血后,血液各种成分的完全恢复是有先后顺序的。恢复最快的是水和无机盐,大约 1~2 小时就能完全恢复。当失去血液后,“人体血库”内贮存的血液会迅速进人血液循环系统,毛细血管壁周围的组织液也很快透过血管壁进人血管内,使人体的血容量很快达到原来水平。同时,肝脏也在加速合成蛋白质。据测定,健康人每天每公斤体重可合成0.2 ~0.4 克白蛋白,一次献血 200~400 毫升所失去的蛋白质在 1~2 天即可完全恢复。其次是红细胞,献血后,人体会自动调节“造血工厂”---骨髓的作用,促使其造血功能更加旺盛,每秒钟大约可制造 1700 万个新的红细胞,失去的血细胞在30 天内就能得到全部补充。

献血有益健康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规定,每人每次献血量为200~400毫升。上文中提到,一般成人的血液总量为4000~5000毫升,而一次献血200毫升仅占总血量的1/20~1/25。在临床医学实践中,一般对失血量在600毫升以下的都不主张输血,可见献血2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相反,大量科学研究证明献血有益健康:

1、可预防、缓解高粘血症:

科学家们运用血液流变学与血液动力学对血液与献血的关系作了研究,发现坚持长期适量献血,特别是单献红细胞和血小板等有形成分,可使血液粘稠度明显降低,加快血液流速,脑血流量提高,从而达到缓解或预防高粘血症。

2、增强造血功能:献血后,由于血细胞数量减少,对骨髓产生反馈作用,促使骨髓储备的成熟血细胞释放,并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促使血细胞的生成,经常定期适量献血,就可使骨髓保持旺盛的活力。

3、可预防、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青岛一位专家曾对127名多次献血者、87例高血压者、60例缺血性中风者进行血液流变学的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献血者对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作用;芬兰一研究小组对278名42~60岁的男性进行调查,未献血组的急性心肌梗塞率明显高于献血组。

4、男子献血可减少癌症的发生率:《国际癌症》曾报道,体内的铁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机率就提高,适量献血可以预防癌症。该文还提到,女性因月经周期失血损失了一定量的铁质,故未发现女性的铁含量与癌症发生有明显关系。

5、可促进、改善心理健康: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的情绪有益于人体免疫力的增强。而献血是高尚品行,在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净化,工作与生活更加充实,是健康长寿的重要要素。

6、可延年益寿 :国外曾有学者对66岁以上的332人(献血者)与同年龄、性别的399人(未献血者)作前瞻性对照研究,结果显示:

献血组平均寿命为70.1岁,高于未献血组的平均 67.5岁;

献血组的存活率为67%,高于未献血组的40%;

献血组的死亡率为33%,低于未献血组的60%。

献血也是一种投资

我国的相关制度规定献血是无偿的(即不给予任何的经济报酬),但是献血人也会得到其他回报。具体回报受益的原则一般如下:

1、献血者自献血之日起5年内享受献血量5倍的免费用血,5年后等量免费用血;累计达1000毫升以上者,终身免费用血。

2、献血者家庭成员(父母、子女和配偶)五年内可享受献血量2倍免费用血。

3、献血者和其家庭成员免交临床用血互助金。

因此,献血不仅仅是你高尚道德品质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也属于一种投资理财。如果你决定要去献血,要了解以下注意事项:

1、献血前一天晚餐不要进食过饱,少吃肉、鱼、蛋、牛奶、豆制品及油腻食物,不要大量饮水,以免稀释血液,影响血液质量。

2、献血前一晚要保持良好睡眠,最好洗个澡,换上干净内衣,特别是两个肘弯部要洗干净。睡前还可以阅读一些献血宣传资料,以解除和减轻思想负担。

3、献血时不要空腹,可提前吃些清淡饮食,如稀饭、馒头、面包等,可适当补充水分,以免在献血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慌、出汗等不良反应。

4、献血后要保护好穿刺部位,穿刺部位止血后不等于完全愈合,至少在24小时内不要被水浸润和污染,更不要揉搓,以防局部感染,如献血后针眼周围出现青紫现象,可用毛巾热敷。

5、献血后应就近稍做休息。当天应避免高空或高温作业、驾驶车辆、体育比赛、通宵娱乐等。

6、献血后,多吃瘦肉、鸡蛋、豆制品、新鲜水果和蔬菜等食物,可促进血液成分更快恢复,切忌暴饮暴食。此外,茶叶中的鞣酸易与血液中的蛋白质和铁结合,影响血细胞的再生,因此一个月内最好不要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