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导读】每年的6月26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禁毒日”,今年是第十七个“国际禁毒日”,其主题是“抵制毒品,参与禁毒”。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毒品犯罪的形势不容乐观。据公安部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逾105万,且正持续增加,并仍以青少年为,占总数的74%。毒品泛滥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吸毒者体质衰弱,丧失了劳动能力。近年来全国吸食毒品过量导致死亡累计达2.5万余人。
在这个毒品泛滥的年代,越来越多的人走上吸毒这条不归路,作为公民不论是保护自己还是防止家人吸毒,都应该对毒品要有初步的了解,下面向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毒品:
几种毒品的成分和毒性作简要介绍。
1、鸦片(Opium):又称阿片,来源于植物罂粟中。鸦片中含有吗啡等二十多种生物碱,其中吗啡含量最大,约为20%~23%,故鸦片的毒性主要来自吗啡,长期吸食会成瘾,使人体质衰弱,精神颓废,寿命缩短,过量服食会使人急性中毒死亡。
2、吗啡(Morphine):由鸦片中提取而得。在医学上,吗啡为麻醉性镇痛药,但久用可产生严重的依赖性,一旦失去供给,将会产生流汗、颤抖、发热、血压升高、肌肉疼痛和痉挛等明显的症状。长期使用吗啡,会引发精神失常,大剂量吸食吗啡,会导致呼吸停止而死亡,对一般成人致死量为0.3g。
3、海洛因(Heroin):俗称“白面”或“白粉,是吗啡的二乙酸酯。毒性比吗啡强5~10倍,一般中毒量为0.005g。长期吸食或注射会引起心律失常、肾功能衰竭、皮肤感染、改变个性等,吸用过量则会使人死亡。
4、杜冷丁(Dolantin):杜冷丁系吗啡的人工代用品,具有与吗啡类似的性质。药理作用与吗啡相同,临床应用与吗啡也相同,杜冷丁反复作用也可成瘾,不良反应与吗啡相似。所以,无论从其药理作用、成瘾性,对人体的危害来讲,还是从法律文件规定上讲,杜冷丁都是一种毒品。
5、大麻(Cannabis sativa):俗称火麻,产自地球上的温暖地区或热带地区,为一年生草本植物。今天世界上多数毒品大麻是在墨西哥和哥伦比亚种植的。长期吸食大麻可引起精神及身体变化,如情绪烦躁,判断力和记忆力减退,工作能力下降,妄想、幻觉,对光反应迟钝、言语不清和痴呆,免疫力与抵抗力下降,对时间、距离判断失真、控制平衡能力下降等等。
6、可卡因(Cocaine):亦称古柯碱,它最早是1859年奥地利化学家从南美及东南亚一带的一种灌木古柯树的叶子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生物碱,长期服用会引起偏执狂型的精神病,大剂量服用会刺激脊髓,引起惊厥,严重的可达致呼吸衰竭死亡的程度。
7、冰毒:又名甲基安非他明、去氧麻黄碱,是一种无味或微有苦味的透明结晶体,形似冰,故俗称“冰毒”。由于该毒品可一次成瘾,其商品各称为SPEED(快速丸)。“冰毒”可造成精神偏执,行为举止咄咄逼人,并引发反社会及性暴力倾向,还可引起吸服者产生幻觉、情绪低落,同时严重损害内脏器官和脑组织,严重时导致肾机能衰竭及精神失常,甚至造成死亡。
8、摇头丸:也是一种兴奋剂,又称“甩头丸”、“快乐丸”、“疯丸”等等,常制成颜色、图案各异的片剂,用数次即可成瘾。近两年,“摇头丸”在我国渐呈泛滥之势,其主要滥用场所为舞厅、卡拉OK歌厅等公共娱乐场所。“摇头丸”具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服用后表现为情感冲动、兴奋异常、自我约束力下降、听到音乐后摇头不止,并有迷幻感觉和暴力倾向。长期服用除导致产生精神分裂外,还导致死亡。
把握什么是毒品,简单地说,关键有两条:一个是它能使人成瘾,产生强烈的生理和精神上的依赖性,一旦吸食或以其它方法使用(如注射)就难以放弃,也很难戒断;另一点,就是毒品严重危害人的生理和精神健康,直至导致死亡。
不要以为只有海洛因、鸦片、冰毒等才称之为毒品。一些毒品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并不是说它们的“毒”性就比其他毒品小,最常见的有酒精类毒品(所有酒精类饮料)、刺激类毒品(尼古丁等)和引导类毒品(如镇定类药品)。
烟酒属于合法毒品,成瘾和损害健康的机理与非法毒品是一样的。吸毒者70%的人抽烟,吸烟和吸毒有很强的关联性。虽然停止吸烟引起的不适强度不能与停用海洛因这种高纯度毒品相比,但这也已说明了为什么那么多的吸烟者难以戒烟。其实我们应该用同样的方式看待烟草和毒品的作用。
以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精神药理学家纳特教授为首的研究小组在英国医学周刊《柳叶刀》发表报告,指出十大最有害健康毒品依次分别是:海洛因、可卡因、巴比土酸盐、美沙酮、酒精、K粉氯胺酮、BZD苯二氮、安非他明、烟草、丁丙诺啡。
研究人员是根据对嗜用者的健康危害、上瘾的潜在性、对社会的影响这三方面来决定物质的祸害。参与研究的包括两组精神病医生和专门处理嗜毒案件的律师和警方人员。研究结果把海洛因和可卡因列为祸害性最大的头两种毒品,酒精排列第五,烟草第九,大麻第十一。
任何毒品的过量摄入都会致命,但每种对人体的伤害又不尽相同。之所以使用是由于毒品所能产生的安乐感,一旦成瘾更难摆脱的是心理依赖。
吸毒最初往往是出于自愿。大部分人是不会去自愿吸食毒品的,而是主动追求健康的生活。但是,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主动要去接触那些不健康的食品和生活用品,而是在不知不觉之中便“中毒”了。
1、牙膏中的氟化物:
市面上的牙膏或多或少都含有氟化物,氟化物是一种潜在的“毒药”,即使只摄入极小的量,也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起中毒,且毒性可以日渐累积。
2、面包中的防腐剂:
面包除了含小麦、牛奶和糖以外,还有一种名叫丙酸钙(E282)的防腐剂。它对人体的危害也是一点点慢慢积累起来的,研究证明,它与上肠道失调和偏头痛有关,还会导致孩子学习困难和持续性疲劳。
3、湿巾中的丙二醇:
不管是普通湿纸巾还是婴儿湿巾中,都含有一种常见原料丙二醇,它是一种容易渗透到皮肤中的石油化工溶剂,堆积于心脏、肝脏和肾脏中,导致畸变和损伤,还会削弱免疫系统。此外,它还会造成皮疹、皮肤干燥、接触性皮炎和皮肤表面损伤。
4、漱口水中的酒精:
澳大利亚国家癌症研究所2009年公布的研究报告表明,漱口水的酒精含量为25%或者更高,它与口腔、舌头和咽喉的癌变相关。
5、指甲油中的甲醛:
指甲油常散发出的刺鼻气味。实际上,这种气味的元凶就是我们常挂在嘴边、避之唯恐不及的甲醛。接触时间长了,会造成咽喉发炎、哮喘发作、皮疹等。长期高频率使用含甲醛的物质,会有潜在致癌危险。
6、染发剂中的对苯二胺:
市场上大多数染发剂中都用了一种化学物质—对苯二胺,它能帮助上色、让发色鲜亮,但也会导致皮肤过敏,甚至致癌,引起白血病、皮肤癌等。
7、洗护产品中的二乙醇胺
沐浴露、润肤乳中含有一种叫二乙醇胺的物质,它被用作溶剂、乳化剂、洗涤剂、保湿剂。会和产品中的硝酸盐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潜在致癌物亚硝胺。此外,二乙醇胺还可能刺激皮肤和黏膜。
8、婴儿护理产品中的发泡剂
十二烷基硫酸钠是一种在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中最常用的发泡剂,氧化后形成十二烷基醚硫酸钠,因其对眼睛刺激性较小,常被用于温和护理产品和婴儿护理用品中。它还是种类雌激素,被认为会增加患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机会,并且与精子数量少且呈现病态有重大关联。
9、彩妆中的滑石粉:
最细微的粉状化妆品,如眼影、胭脂、粉底等,大部分都含有滑石粉。这是一种非常精细的润滑剂,化学性质类似于石棉,是一种已知的致癌物质,与卵巢癌和呼吸道疾病患者数量的增加有关。
10、香水中的甲苯:
研究证明,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的甲苯,可能出现眼睛及上呼吸道明显受刺激的症状,表现为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等。如果长期接触,则可能引发慢性中毒。
11、烧烤食品:
:所有的烧烤食品中,都轻易出现一种致癌能力相当强的物质--苯并芘,这和油炸食品中的油反复使用,所产生的是同一物质。
12、烧焦的鱼和肉
鱼和肉里的脂肪不完全燃烧,会产生大量的V-氨甲基衍生物,这是一种强度超过了黄曲霉素的致癌物。
13、茶垢:
有人以为,茶垢是茶水长期沉淀形成的,对身体无害,平时很少去洗,实在这是错误的。茶垢中含有镉、铅、汞、砷等多种有害金属和某些致癌物质,如亚硝酸盐等,可导致肾脏、肝脏、胃肠等器官发生病变。
14、用报纸包的食品:
油墨中含有一种叫做多氯联苯的有毒物质,它的化学结构跟农药差未几。如果用报纸包食品,它就会渗到食品上,然后随食品进入人体。人体内多氯联苯的储存量达到0.5~2g时会引发中毒。轻者眼皮红肿、手掌出汗、全身起红疙瘩;重者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肌肉酸痛、咳嗽不只,甚至导致死亡。
15、涂在筷子上的油漆:
油漆筷子的使用现在仍然很普遍,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些油漆中含有铅、苯等化学物质,经常随着油漆的剥落被我们吃进体内,造成一定的健康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