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晕车吗?

作者:掌握健康      创建时间:20130826      来源:掌握健康

【编者导读】“哎呀!好脏,快离远点!”公交车后面有位中年妇女大叫,原来是有位乘客晕车没有忍住直接呕吐在车厢地面上。很快那种腐蚀的气味传到前车位,瞬间小编也有点晕车了。柏林内科专家哈利勒博士指出,晕车是相互矛盾的神经信号的反应现象,这种现象随着乘客离开交通工具便结束了,据称,仅有10%的人不晕车。

小孩子更容易晕

有些人坐上交通工具后没多久就觉得头晕,上腹部不舒服、恶心、出冷汗,甚至呕吐,这就是常见的晕车表现。晕车在医学上称为“晕动病”或“运动病”,是晕车、晕船、晕机等的总称。但它与通常意义上的疾病不同,它仅仅是敏感机体对超限刺激的应急反应,与我们内耳前庭平衡感受器官有直接关系。

人能够感知头、躯干、四肢所处的位置和运动的变化,除视觉和关节、肌肉的本体感觉之外,主要是靠内耳的前庭功能。

前庭器官可大致分为半规管和耳石器,内有极敏感的感受装置。半规管通过内淋巴的流动感受头部旋转运动变化的刺激;耳石器通过耳石的重力感受身体倾斜和直线运动变化的刺激。由中枢神经调节身体各部位肌肉的紧张度,维持身体的正常姿势。

前庭功能障碍或过于敏感的人,头部位置和运动速度的突然变化,会引起眩晕、恶心、呕吐,影响身体的平衡。

浙江大学医学部神经生物学系教授包爱民教授认为“晕车在小孩子中更常见。

2岁以内婴幼儿很少得晕动病,如婴儿躺在摇床内虽受持久混晃,并无晕动病症状。是因前庭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内耳感觉细胞对运动产生的刺激不敏感的缘故。

2—12岁是晕动病易患年龄,以5岁后更明显,往往随年龄增长,感觉细胞对运动刺激逐渐敏感,发病率渐增高,前庭功能正处在发育阶段,直到15岁以后前庭器官基本发育充善,晕动病发病率减少。

孩子晕车,能够语言表达清楚的患儿会诉说不舒服,身体卷缩,眼睛紧闭,双手紧抓坐椅,并有恶心、呕吐、烦躁的表现;不会说话的婴幼儿,可通过一些异常的举动来观察。比如手舞足蹈、哭闹、烦躁不安、出汗、呕吐、面色苍白、抓紧父母不松手等,此时父母应想到是晕车。如果发现孩子有晕车症状,可以适当用力按压孩子大拇指和食指中间虎口处的合谷穴。

总是晕车试试荡秋千

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成熟”了,还是有些人会晕车,这些“晕车专业户”们又该怎么避免晕车呢?

如果你也是“晕车专业户”,可以尝试荡秋千。荡秋千是一种增强前庭功能的稳定性、建立习服、提高人体平衡能力的最简便、最廉价的训练方法。

荡秋千时,人随秋千板来回摆动,运动的方向和速度、所具有的势能和动能、距地面的高度不断变化,身体处于超重和失重的急速变化之间,耳腔内气压忽大忽小。这样,前庭感受细胞会受到内淋巴流动和耳石重力不断变化的刺激,膜电位大小变化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会使前庭器官受到急性和慢性交替的安抚。这可以提高感受细胞的适应能力,增强其稳定性。这便是荡秋千锻炼前庭平衡习服的基本机制。

经常荡秋千者很少发生晕车、晕船的毛病。荡得越高,时间越长,习服的效果越好。

荡秋千的健身效应是全身性的。在不断克服紧张和恐惧心情的同时,可以增强心理承受和自我控制能力;在四肢和头部受限的情况下,骨骼肌有节律地收缩和放松,还有利于肌纤维体积的增大。

如何正确使用晕车药与晕车贴

目前常用的晕车药有抗组织胺药和抗胆碱激素剂。

其中抗组织胺药如晕海宁,可使内耳前庭器官的敏感降低,用于预防轻度、中度晕车,药效较小,但通常耐受性较佳,副作用为嗜睡;

抗胆碱激素剂如飞赛乐,可抑制前庭器官和呕吐中枢,用于预防轻度到中度晕车,药效和副作用皆比抗组织胺药物大。副作用包括暂时性口干、嗜睡、视觉模糊和偶尔局部皮肤刺激等。

但不论哪种药物,一定要参考说明书服用,谨防损害健康。多数晕车药对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都有一定影响,所以儿童最好不要吃药,必要时幼儿可以用藿香正气水外涂或敷于肚脐来预防晕车;女性在妊娠期禁用晕海宁、苯海拉明、颠茄制剂、东莨菪碱等大部分晕车药

与晕车药相比,晕车贴的副作用相对少些。晕车贴是采用了现代透皮缓释技术,选用天然中草药,尤其是加入了超强渗透剂,经科学加工而成的外用贴剂。成分是洋金花提取物,辅以薄荷脑、生姜油等挥发性物质,具有醒脑提神的作用,其优势是使用方便,且无镇静作用,对驾驶员、机械操作人员、高空作业人员无不良影响。

使用时,每次一贴,6~15岁儿童每次用半贴;最好乘车前两小时使用。先将贴附部位的皮肤洗干净,揭去纸保护层,将凝胶面直接贴于耳垂根部的后凹处,使用30~50分钟后,洋金花有效成分已被皮肤吸收进入体内循环,取下贴片后预防晕车(船、飞机)的有效时间仍能维持6~10小时。

如发现过敏如瘙痒、红肿等,请取下贴片;同时晕车贴不宜贴于皮肤破损部位,也不宜与其他晕车药品同时使用。

6岁以下儿童、青光眼者、孕妇及东莨菪碱过敏者不宜接触晕车贴。

使用过程偶会发生轻微的口干或视觉不良。过敏者可能会引起皮肤潮红、心跳加快、躁动等症状,如发生上述症状,马上取下贴片,并适当增加饮水,注意休息,一段时间后症状自然消失。如需要使用第二贴,至少间隔6小时,并建议交替贴于双侧耳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