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导读】近日杭州某报报道某IT男连续工作一周,每天在电脑前工作超过12小时,连续久坐不动竟然引起左下肢深静脉血栓。近年来常有关于办公族、学生等因长时间坐在电脑前不活动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案例,甚至有人将其称为“电脑血栓症”,随着深静脉血栓的多次报道,大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越来越重视。那么到底什么是深静脉血栓呢?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它?
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静脉内凝结,属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是该病的三大主要因素。
对于办公族,由于下肢远离心脏,长时间坐着保持不动的姿态,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慢,易产生血液淤滞,甚至静脉血有时处于几乎静止状态,所以他们更容易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疾病。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初表现为下肢(主要是小腿)肿胀、胀痛、沉重感,并有站立、行走时疼痛不适,如不及时治疗则肿胀加重,并可由小腿很快扩展至大腿。全身症状一般不明显,有时轻度发热,一般37℃—38℃。血栓形成后,部分会扩散至整个肢体的深静脉主干,若不及时诊断和处理,多数会演变为血栓形成后遗症,久站或行走后患肢肿胀,久病者可有足踝部的色素沉着或静脉性溃疡。若血栓脱落可直达心脏,进入肺动脉,可致肺栓塞,轻症患者可无症状或出现轻度的胸闷、憋气、咳嗽、痰中带血和心悸等,若大块血栓脱落所致的重度肺栓塞会发生猝死。据美国资料统计:肺栓塞死亡率仅次于癌症、冠心病,位居第三。故深静脉血栓被称为“沉寂的杀手”。
因此,一旦出现一侧肢体发生均匀的,不可凹陷的肿胀时,就不能掉以轻心,要特别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的发生。但也不要过度紧张害怕,及时发现及时就医,通过抗凝、溶栓等治疗,多可改善症状。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后遗症一般采用保守治疗,用间歇性充气泵压迫治疗或穿医用循序减压弹力袜。
对年轻的办公族来说,防止深静脉血栓最好的方法是适当活动。坐一两个小时候后,打个哈欠,伸个懒腰,重点是伸展活动一下下肢,站起来活动一下或走一圈。如果无法站起来也可以椅子上做做腿部运动:腿抬起来,脚尖绷直,来回回缩。或者“抖脚”运动:端坐于椅子上,背部离开椅背,双腿与椅子垂直,并左上右下或右上左下的来回抖动,双拳轻敲大腿,每次3—5分钟。
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踢踢毽子。踢毽子以下肢肌肉的协调运动为主,功夫在脚上。踢毽子时在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以纵轴为中心摆动,带动远端供血最困难、动作难度最大的部位,还增强了肌肉的力量和相应关节的柔韧性。很多花式踢毽子中腰肌、髋肌、臀肌,甚至胸肌、腹肌等都要参与,骨骼肌的动静脉短路枝大量开放,下肢血流的动力性平衡得到维持。既增强了肌肉、骨骼的运动功能,又有效地预防了一些血液回流障碍性疾病,尤其是下肢深静脉血栓。
工作实在繁忙无法分散注意力来活动,那就买一双带有压力梯度的医用弹力袜穿吧,能够有效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另外每天要注意补充水,防止血液稠粘;戒烟,避免饮用酒精性或咖啡因饮料;饮食宜清淡富营养,要保持低盐、低脂、低糖、高维生素,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及黑木耳,香菇、燕麦片等;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增加腹压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弹力袜又叫静脉曲张压力袜,有循序减压梯度,在脚踝部建立最高支撑压力,顺着腿部向上逐渐递减,在小腿肚减到最大压力值的70%—90%,在大腿处减到最大压力值的25%—45%,压力的这种递减变化促使下肢静脉回流,有效缓解或改善下肢静脉和静脉瓣所承受压力。适用于长时间站立、静坐的办公者及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发人群,如教师、护士、交警、IT人士、妊娠晚期妇女、卧床截瘫病人等。
那么什么样的弹力袜适合自己呢?一般从压力、长度、型号来选择:
1、弹力袜一般分为以下几级:
一级低压预防保健型(15-25mmHg):适于静脉曲张、血栓高发人群的保健预防;
一级中压初期治疗型(25-30mmHg):适于静脉曲张初期患者;
二级高压中度治疗型(30-40mmHg):适于下肢已有明显的静脉曲张、静脉炎、静脉曲张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患者等;
三级高压重度治疗型(40-50mmHg):适于下肢高度肿胀、溃疡、皮肤变黑变硬、高度淋巴水肿、整形抽脂术后恢复期等患者。
另有专门适用于美体瘦腿塑型的弹力袜,压力值12-15mmhg或者18-21mmhg。
2、根据病变部位选择长度:
中统袜(膝下)、长统袜(及大腿)、连裤袜(及腰部) 如果膝盖以下的部位患有静脉曲张,穿中统袜即可;如果膝盖以上的部位也有症状、需要穿长统的或者连裤型弹力袜。
3、确定合适的号型
分为小号S、中号M、大号L、加大号XL。量腿部的三个主要尺寸(厘米):脚踝(脚脖子最细处)周长、小腿肚最大周长及大腿最大周长,还要根据穿者的身高体重选择号码。
此外穿弹力袜最佳时间是早起下床前,晚上睡觉时再脱下,坚持每天穿;平时注意保养,避免刮伤弹力袜,温水洗阴干;一般弹力袜可持续穿一年,一年后如失去有效弹性就需要更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