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导读】令人兴奋不已的国庆长假来临,很多人选择外出旅游,旅游本是项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但是在旅游中可能会面对气候变化、水土不服或突发疾病问题,许多旅游者对此都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甚至有些人迫切地赶往神秘的布达拉宫,忘记了高原反应。
长假里很多人会选择向往已久的云南、西藏、新疆等高海拔地区,去这些地区可要做好应对高原反应的准备。
高原反应是人在一定的海拔高度,身体为适应因海拔高度而造成的气压差、含氧量少、空气干燥等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出发前若有感冒、发烧等症状,最好放弃旅行,否则很有可能加重病情,引发肺水肿等。心肺功能不好的人,要先咨询医生,不要贸然前往。
药包中应必备感冒药和高原反应药,还可携带帮助溶血栓、防止血管硬化的药物。由于高原饮食以牛羊肉为多、蔬菜较少,可带些维生素组合药品以补充身体所需。
行程上最好选择渐进路线,由低海拔地区逐步到高海拔地区,海拔上得不要太急,让身体逐渐适应缺氧状态。初次上高原,海拔2000米以上就会有轻微的高原反应前兆如易饿、头痛、失眠等。当海拔超过3000米时,很多人会出现明显的高原反应如喘气、嘴唇发紫等。
初到高原地区,不要疾速行走、奔跑、大喊大叫,也不能做体力劳动;避免暴饮暴食,以免加重消化器官负担,不要饮酒和吸烟,多食蔬菜和水果等富有维生素的食品,多吃高糖、优质蛋白食物,有利于克服低氧的不良作用,适量饮水;注意保暖,少洗澡以避免受凉感冒和耗体力。肥胖和体弱者最好带一个小氧气袋,不要一开始就吸氧,依赖性非常强,尽量要自身适应它。
对于高原适应力强的人,一般高原反应症状在1-2天内可以消除,适应力弱的需3-7天。如果能适应,可以多喝一些酥油茶,对缓解高原反应也有一定的作用。另外提醒大家小心不适应新环境引起水土不服,避免疲劳、饮食不洁等,以免引起各种突发疾病。
旅游中常有人上吐下泻,有经验的人说这是“水土不服”。“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各地的水、土、粮食、空气、温度、湿度都不一样,旅途劳顿和胃肠不适应引起胃肠功能下降,再加上饮食上的不适应,所以刚到一个新的地方容易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水土不服,在旅途中是个恼人的问题,专家建议,到了生地,第一道菜先吃用当地的水磨制的豆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和克服水土不服。先吃点当地易于消化的食物,一方面对胃肠的刺激小,另一方面能够使肠胃慢慢适应当地的饮食。像豆腐这类的食物,刺激性小、易消化、老少皆宜,是克服水土不服理想的饮食。此外,粥类、片儿汤等流食和半流食是易于消化的食物,对胃肠刺激小,也应多吃。此外因水土不服出现症状的人大多数会通过自身的调节,在较短时间内适应新环境而不治自愈。不过出水行前,最好还是备上治疗水土不服的药物。
除“水土”原因外,常会因喝了生水,吃了带有致病微生物的生鲜食品或腐败变质等不洁食品,或被苍蝇等昆虫叮咬的食品,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如果在一个旅游团体中,有较多比例的人出现呕吐、腹泻症状,甚至有发热、黏液样或米泔水样大便,也可能出现皮肤、巩膜黄染等其他症状,那么基本可确定是由于吃了不洁食品引起的,可能是食物中毒,也可能是食原性传染病。应及时就医,食物中毒者立即催吐。所以外出旅游时,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食物中毒及食原性疾病。
旅游有益身心健康,但有时也可能会发生由于旅途疲劳、饮食不当、水土不服等原因引起的一些突发性疾病,可能危及健康,甚至生命。给大家介绍一些应对紧急情况的办法,以备不时之需。
1、心绞痛:有心绞痛病史的旅游者,出外游玩应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如遇到有人发生心绞痛,不可搬动患者,要迅速给予硝酸甘油让其含于舌下。
2、晕倒昏厥:不要随意搬动患者,首先观察其心跳和呼吸是否正常。若心跳、呼吸正常,可轻拍患者并大声呼唤使其清醒。如患者无反应则说明情况比较严重,应使其头部偏向一侧并稍放低,取头后仰姿势,然后予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的方法进行急救。
3、心源性哮喘:奔波劳累可能会诱发或加重心源性哮喘。病人首先采取半卧位,并用布带轮流扎紧患者四肢中的三肢,每隔5分钟1次,以减轻心脏负担。
4、关节扭伤:忌立即搓揉按摩,应立刻用冷水或冰块冷敷约15分钟。然后用手帕或绷带扎紧扭伤部位。
5、胆绞痛:旅游中摄入过多的高脂肪和高蛋白食物,容易诱发急性胆绞痛。病人发病后应静卧,用热水袋在其右上腹热敷,也可用拇指压迫刺激足三里穴位,以缓解疼痛。
6、胰腺炎:旅游时暴饮暴食会导致胰腺炎。发病后病人应禁饮禁食。可用拇指或食指压迫足三里、合谷等穴位,以缓解疼痛,减轻病情并及时送医院救治。
7、急性肠胃炎:旅游中的饮食不洁,极易引起各种急性胃肠道疾病。如出现呕吐、腹泻和剧烈腹痛等症状,可口服痢特灵、黄连素等药物,或将大蒜拍碎服下。
提醒:出现腹痛现象初时忌吃止痛药,避免掩盖病情,误导医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