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导读】最近小编身边落枕的人越来越多,原来落枕与天气变冷也有关系,而且如果频繁落枕还可能是有颈椎病变的信号,此时千万不能随意按摩颈部。
落枕的常见症状是晨起后感到项背部明显酸痛,颈部活动受限。落枕病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肌肉受到过度牵拉造成疲劳,如夜间睡眠姿势不良,头颈长时间处于过度偏转的位置,或睡眠时枕头不合适,过高、过低或过硬,使头颈处于过伸或过屈状态,引起颈部一侧肌肉紧张,使颈椎小关节扭错,长时间可发生静力性损伤,使伤处肌筋强硬不和,气血运营不畅。有时颈部突然扭转或肩扛重物也会导致部分肌肉发生痉挛或扭伤。二是风寒湿气的入侵,如睡眠时受寒,使颈背部气血凝滞,筋络痹阻,刺激肌肉收缩而又没有及时松弛缓解以致颈部僵硬疼痛,动作不利。
专家发现多数颈椎病患者在发病之前都有不同程度的落枕症状,如果反复落枕就要考虑是否为颈椎病的前兆。反复落枕说明颈椎周围的韧带松弛,失去了维护颈椎关节稳定性的功能,即为“颈椎失稳”,椎关节可能发生“错位”。于是继椎关节失稳、错位之后,可累及椎间盘,使骨质增生加速,就发展成为颈椎病。
如今患颈椎病的人越来越多,尤其年轻患者也与日俱增,工作劳累和长时间的空调环境再加上睡眠姿势不当会造成落枕,反复的落枕再演变成慢性颈椎病。此时要重视和学会自我保健,早期治疗预防加重,否则椎间盘组织进一步退变,发生髓核突出或脱出,刺激神经根或压迫脊髓,会出现头晕、手发麻、肢体肌力减退等症状,甚至会发展成为脊髓型颈椎病,严重者会失去部分或全部生活自理能力。
落枕大多是因为椎间盘不稳,肌肉力量不平衡,导致关节脱位、肌肉痉挛、发炎,而引发颈部疼痛、活动受限等问题。落枕起病较快,病程短,一般1周以内多能痊愈。一旦出现落枕,应制动,即头不要乱动,可慢慢自愈,但复发机会较多。如果剧痛难忍可以先冷敷。落枕的治疗方法有按摩法、醋敷法、拔罐法、针灸法、推拿等。但是这些方法如果使用不当反而会加重病情。
颈部是大脑与四肢躯干连接的唯一通道,有非常重要的神经、血管组织结构,肩负着“上传下达”的重任。落枕时通过按摩可缓解局部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但颈椎病患者颈部比较脆弱,如果按摩手法太重或按错部位,很可能会造成颈部受伤,会“上下失去联络”,尤其是脊髓型颈椎病,严重时会导致瘫痪,甚至死亡。所以一定要先确定所患颈椎病类型,诊断准确后,再决定能否进行按摩治疗,以防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近日网上报道一位下属为落枕上司按摩颈部时导致其晕厥。原来下属按摩时压迫到了颈动脉窦。颈动脉窦相当于一种压力感受器,刺激颈动脉窦可影响动脉血压、心率、心肌做功、心输出量、动脉阻力及静脉容量。当它受到血管内外压力作用,如外力压迫颈部,会造成心脏和血管的活动发生剧烈变化,诱发反射性的血压下降、昏倒(短暂意识丧失)等,敏感者甚至会心脏骤停。颈动脉窦位于颈部外侧的中部,颈动脉搏动最明显的地方,即下颔角下方,齐甲状软骨上缘的水平线上。所以无论有无颈椎病,颈部按摩时都要谨慎这个部位。
1、枕头的高低软硬对颈椎有直接影响。最佳的枕头应该能支撑颈椎的生理曲线,并保持颈椎的平直;枕头要有弹性稳定,枕芯以热压缩海绵枕芯为宜。喜欢仰卧的,枕头的高度为8厘米左右;喜欢侧卧的,高度为10厘米左右。仰卧位时,枕头的下缘最好垫在肩胛骨的上缘,不能使颈部脱空。另外枕席以草编为佳,竹席太凉太硬,最好不用。
2、颈部保暖。颈部受寒冷刺激会使肌肉血管痉挛,加重颈部板滞疼痛。秋冬季节最好穿高领衣服;夜间睡眠时应注意防止颈肩部受凉;夏季空调温度不能太低。
3、良好的姿势能减少劳累,避免损伤。低头时间过长,肌肉疲劳,加快颈部肌肉慢性劳损。工作时保持颈部正直,微微前倾,不要扭转、倾斜;工作时间超过1小时休息几分钟,做些颈部运动;不宜头靠在床头或沙发扶手上看书、看电视。
另外乘坐快速的交通工具遇到急刹车时头部向前冲,会发生“挥鞭样”损伤,因此,不要在车上打瞌睡,坐座位时可适当地扭转身体,侧面向前;体育运动时要避免颈椎损伤;颈椎病急性发作时要减少颈部活动,尤其要避免过度、快速的转头,必要时用颈托保护。
坚持适当的锻炼可以保养颈部,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方法如下:头中立位,前屈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然后依次分别后伸、左旋、右旋、左侧屈、右侧屈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或者头中立位,双手十指相叉抱在颈后,头做缓慢的前屈和后伸运动,同时双手用力对抗头的运动,以锻炼颈椎后侧的肌肉力量。动作缓慢,稍用力。锻炼时有的颈部可感觉到响声,如果伴有疼痛,应减少锻炼的次数或停止锻炼;如果没有疼痛可以继续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