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导读】如今的染发很受欢迎,五颜六色,老少皆爱。染发虽满足了爱美之心,而关于染发剂的负面消息也不曾间断过,从2011年报道的英国母亲染发致死,到最近的爱美女孩染发变“鬼剃头”。这其中的罪魁祸首多指向染发剂成分之一——对苯二胺。
大部份染发剂中主要的成份为煤焦油的衍生物对苯二胺类化合物,有的还含有过氧化氢,酚类化合物等氧化剂。对苯二胺是染发剂中最有效的成分,也是对人体健康最具有潜在危害的物质。早在1975年就有学者提出染发剂的使用情况与某些肿瘤发生有关,如膀胱癌、乳腺癌和血癌等。美国研究称,对苯二胺是国际公认的一个致癌物质。此外,法国曾经对市场上出售的200多种染发剂进行调研,发现其中有90%的产品有致癌的可能。
对苯二胺一般不易因吸入而中毒,但口服毒性剧烈。有很强的致敏作用,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湿疹、支气管哮喘。染发后突然晕倒、呕吐等突发的反应,更多的可能是过敏反应,而非致癌的表现,因为对苯二胺致癌是一个非常缓慢的,需要在皮肤里积累的过程。染发者如果长期使用加入对苯二胺的永久性染发剂,当对苯二胺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经皮肤、毛囊进入人体,然后进入血液,破坏造血系统,引起头晕、乏力,皮下、内脏和脑出血,使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更加严重的还会诱发膀胱癌、乳腺癌、淋巴癌、白血病等疾病。染发剂中的有毒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需要通过肝和肾进行代谢,所以必然会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
染发剂里是否含有对苯二胺,是不能用人的感官辨别出来的,它本身的气味并不太明显,即使有一些气味也会被染发剂的香料掩盖掉。对苯二胺要用特殊的仪器才能检测出来,并且检测方法比较复杂。
所以使用染发剂需要谨慎,一般不建议使用染发剂。如果使用一年染发次数不要超过两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哮喘病等疾病的患者不宜染发,此外,准备生育的夫妻以及孕妇和哺乳期的妇女也不适合染发。
使用染发剂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发痒、红斑、水泡、红肿等过敏反应,主要原因是使用的人是过敏体质,对染发剂里含有的对苯二胺等化学物质过敏。这种伤害只是暂时性的,容易察觉,使用抗过敏药物后异常现象就能消退。日后只要避免使用,不会造成很严重后果。
部分使用者并不清楚自己是否是过敏体质,或者是第一次使用染发剂,那么在使用染发剂之前应该先做皮试,在局部皮肤进行测试,切勿直接染发,导致头皮大面积皮肤发生过敏反应。
皮试时,先在上臂内侧或耳后的局部皮肤上,抹上1公分染发剂,然后等待48小时,期间不能洗澡或用水冲掉。48小时之后,如果没有发红、起水泡、发痒等症状,则表明不会对此产品过敏,可以接触头皮进行染发。
如果皮试时发生过敏反应怎么办?因为皮试时,使用的皮肤范围较小,因此发生过敏反应后,只需要用水清洗掉皮试所用的染发剂,使用抗过敏药物即可,严重的可以到医院就诊。
如果你没有进行皮试,一般不会在染发的过程中有反应。皮肤吸收染发剂的成分需要一定时间,可能是在染发几小时之后,在接触了染发剂的头皮部位出现渗出(冒水)、发痒、红肿等过敏反应,严重者会眼睛睁不开。这时,首先要遮住脸部皮肤,用温水将染发剂尽可能洗掉;严重的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外用、内服甚至静脉注射激素药物治疗,同时用生理盐水湿敷患处等。
此外需注意市面上有很多标榜“纯天然植物”、“不含化学成分”的染发剂,不能尽信。因为产品是否真正纯天然,很难通过肉眼辨别,也很难检测;而且与纯天然植物素相比,化学合成物更具有染发功效。
根据我国《化妆品卫生规范》,对苯二胺在我国被列入限用物质,最大允许使用量为6%。正规厂家会严格按照这一规定使用对苯二胺,正规的染发剂是有生产批号的和卫生许可证批准文号。选择产品时,标识要清楚,除了生产批号和卫生许可证号外,产品的生产厂家、生产地址、产品名称、生产日期、安全警告、使用指南、满足保质期和安全性要求的储存条件等都要标示清楚。
使用染发剂还有些注意事项:
1、要去正规的染发场所,选择符合安全标准的合格产品,避免使用假冒伪劣商品。染发时要做好防护,避免皮肤直接接触染发剂,不要使染发剂直接沾染手、头皮、眼、面、口唇等。可在头皮上擦上一些凡士林,以防沾上药水时容易洗掉。
2、染发前要详细阅读产品标签和说明书,一定要做皮肤过敏试验。用棉签在上臂内侧或耳后皮肤擦上1公分染发剂,至少观察48小时,如果没出现红肿、瘙痒、水疱等问题,再染发。如果没做过敏测试,一旦染发后过敏,首先遮住脸部皮肤,用温水将染发剂尽可能洗掉,严重的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3、不要用不同的染发剂同时染发,染发剂之间可能会有化学反应。染完头发后,要多清洗几次,不要让染发剂残留在头发上;洗头时,小心手指抓破头皮。
专家建议不用或尽量少用染发剂,一年最好不要超过两次;有疮疖、皮肤溃疡和对染发过敏的人,应禁用染发剂;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老年人、幼儿应尽量不用染发剂,皮肤破损、计划怀孕的女性、孕妇或产后哺乳的女性都不宜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