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导读】进入冬季,温暖舒适的长筒靴成为很多女性的最爱,不过,很多人可能意识不到,靴子穿法不正确,也可能带来健康隐患,患上冬季“靴子病”。皮肤科门诊专家表示,冬季因为穿靴子穿出脚气、冻疮、踝关节破损等问题的女性比较多。
脚气是足癣的俗名,足癣为足跖部 、趾间的皮肤癣菌感染,可延及到足跟及足背。致病菌多为毛癣菌属与表皮癣菌种,主要菌种有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玫瑰色毛癣菌。红色毛癣菌因其抵抗力强,不易控制,已成为我国当前足癣的主要致病菌。
脚气是侵犯表皮、毛发和趾甲的浅部霉菌病,是一种传染性的皮肤病。绝大部分患者是先患脚气再感染到手部和其它部位,脚气患病率高的原因主要包括:足跖部皮肤没有皮脂腺,缺乏能抑制霉菌的脂肪酸;或是足跖部皮肤汗腺较丰富,出汗较多,造成有利于霉菌生长的潮湿环境;或是足跖部皮肤角质层较厚,角质层中的角质蛋白为霉菌生长的营养物。
脚气属于真菌感染,真菌喜欢温热、潮湿的环境。高筒皮靴透气性差,行走后足部散发的水分无法及时消散,这就给厌氧菌、霉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和繁殖环境。脚气不仅会引起瘙痒、脱皮、起疱、真菌传播,还会引起手癣和灰指甲。更严重的是,搔抓会导致局部细菌感染,可发展成淋巴管炎、蜂窝组织炎及丹毒。
所以为避免脚气要多给靴子晒晒太阳,穿吸汗功能好的棉质袜子,减少脚底与脚趾汗液积存。如果女性容易得脚气,就要拒绝穿靴子,选择适合的鞋子,不要穿得过小或者过紧。晚上睡觉之前用热水洗脚,适当的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防止患脚气。一旦感染,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针对真菌感染的药膏进行涂抹治疗。
另外不能把脚臭与脚气混为一谈。在多汗条件下,脚上的细菌大量繁殖并分解角质蛋白,再加上汗液中的尿素、乳酸,产生脚臭。脚臭和脚气没有必然联系,主要判断依据是镜检有无真菌,阳性者为脚气。
脚气不治还可能引发灰指甲等其他皮肤病,脚气和灰指甲都是由真菌入侵引起,脚气是真菌侵入脚部表层皮肤所致,灰指甲患者常常是先患有脚气,足部真菌被带到手部,首先侵入指甲周围的皮肤,然后通过指甲或趾甲的生长演变,逐渐侵入指甲内,形成灰指甲,并进一步生长和繁殖,直到破坏整个指甲。
灰指甲与脚气是可以互相传染的,既可自身传染,也可由他人传染,无论自己或家人有脚气或由真菌引起的其它皮肤癣,都可能引起灰指甲,然而如果防治得当,脚气患者是可以避免患上灰指甲。脚气系由接触传染。由于掌、跖表皮细胞更替时间长,角质层厚,汗腺多,又无皮脂腺,而且双足经常穿着鞋袜,密不透风,汗液蒸发困难,使之局部温度高,湿度大,角质层常被浸渍变软,表皮酸碱度改变,遂为真菌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加之个人卫生习惯不良,接触病人的鞋袜、手套、共用拖鞋、毛巾和浴池等,则很易被感染。皮肤癣菌常通过污染的澡堂、游泳池边的地板、浴巾、公用拖鞋、洗脚盆也易传染。
灰指甲传染性强,且患者本人一般都有手足癣,通过致病真菌可污染各种用具和物品,有些患者在短短的几年或几个月内,可以感染出多个病甲。患有灰指(趾)甲不但影响美观,还影响工作、社交甚至生活,它会通过身体某一部位进入局部组织传染,如通过搔抓或轻微外伤而传染为“体癣”“股癣”“花斑癣”等。
所以在治疗灰指甲时一定要注意脚气的治疗,二病同治才能痊愈。同时积极治疗脚气也是预防灰指甲的最佳措施。
众所周知,脚气的反复发作是因为真菌没有彻底从皮肤上铲除。一旦条件适宜,真菌就会死灰复燃。而要彻底杀灭铲除真菌,首先就要知道真菌躲藏在哪里。
真菌需要依靠吞噬皮肤中的营养物质来获取其赖以生存的养分和能量,从而逐步破坏皮肤结构,引起脱皮、溃烂、水疱等一系列症状,并且伴有瘙痒、脚臭等。研究者对脚气患处的皮肤病屑进行显微切片观察发现,患病皮屑中真菌数量之巨大令人吃惊,皮屑内部几乎全被真菌菌丝所破坏和占领。由此可见,真菌的藏身之所就是被真菌感染的患病皮肤病屑。真菌还会潜伏在皮肤内部和角质层中,即使在寒冷干燥的冬季,也不会死亡,而是处于蛰伏状态。一旦遇到了温暖、湿润的外界环境条件,真菌就会恢复活性,重新出来作乱。
所以很多外用抗真菌药品不能彻底根除脚气的原因就是——没有铲除被真菌感染的皮屑。这些被感染的皮肤组织结构已被破坏,不具有正常皮肤的功能,成了真菌滋生的“温床”。而脱落的病屑更是一个个“真菌炸弹”,成为脚气传染的载体。因此,铲除被真菌感染的皮肤病屑是根治脚气、防止复发的关键环节。
而且普通的抗真菌药物多为油溶性或半油溶性剂型,水溶性差,而人体皮肤是亲水的特点,药物无法有效渗入皮肤内部,无法根治和有效防止脚气的复发。
所以专家建议:在使用外用抗真菌药品时,一定要选择适宜皮肤吸收的水溶性制剂,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能够随水分子完全进入皮肤内部,彻底杀死深层真菌;在选择药品时,除了要具有杀菌的功能外,还要能够铲除被真菌感染的皮肤病屑,摧毁真菌赖以生存的温床,彻底杀死潜伏真菌。